[发明专利]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及打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7929.5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193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方鸣;卢林;汤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C5/02 | 分类号: | B05C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公司 11386 | 代理人: | 马东伟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件 打胶机用胶头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及打胶方法,属于光伏组件加工工具领域。本发明的打胶机用胶头包括:用于与打胶机连接的胶管接头和与胶管接头连接的胶管;胶管上设置有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第一出胶孔与胶管接头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出胶孔与胶管接头之间的距离。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分别用于对安装槽口的槽底和下唇边进行上胶。本发明实现了组框后的光伏组件的背面可以得到均匀、连续的溢胶线,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组件边框打胶后容易出现缺胶和溢胶不均匀的问题,最终保证了对层压板的密封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伏组件加工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及打胶方法。
背景技术
太阳能光伏行业把铝边框作为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边框,用以保护组件中的层压板。在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组框过程中,为了确保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的密封性能,需要在铝边框的安装槽中注入密封胶,然后将铝边框的安装槽套装在层压板边缘处,从而将铝边框和层压板进行粘接密封。
光伏组件组框的具体过程是:
(1)用硅胶做密封胶,通过打胶机的胶头将密封胶填充在边框的安装槽的槽底部;其中打胶机的胶头包括胶管接头和与胶管接头连接的胶管,胶管上开设有一个出胶孔;
(2)用装框机将边框的安装槽套装在层压板的边缘上(即层压板的边缘被压合于边框的安装槽内),安装槽内的密封胶溢出至安装槽的槽口边缘,在玻璃板和背板上形成密封绝缘层(即溢胶线);
(3)通过自动线将光伏组件输送至密闭室,经4~6小时固化密封胶。
由于在安装边框时,边框两端的密封胶会从两端逃逸,导致在光伏组件在装框完成后,背面的四个角上出现缺胶的情况,导致光伏组件背面的溢胶线不均匀、不连续,影响对层压板的密封效果,也影响光伏组件的外观。如何保证在光伏组件的背面得到一个均匀、连续且美观的溢胶线,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分析,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及打胶方法,用以解决现有打胶方式中边框两头的密封胶会从两端逃逸,导致在光伏组件在装框完成后,背面的四个角上出现缺胶的情况,以及容易出现溢胶不均匀的现象导致组件装框后背面不平整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包括:用于与打胶机连接的胶管接头和与胶管接头连接的胶管;胶管上设置有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第一出胶孔与胶管接头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出胶孔与胶管接头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地,第二出胶孔与第一出胶孔位于胶管的管壁的同一侧。
进一步地,第一出胶孔位于胶管远离胶管接头的端面上,第二出胶孔位于胶管的管壁上。
进一步地,胶管远离胶管接头的端面为斜面。
进一步地,胶管远离胶管接头的端面朝向第二出胶孔倾斜。
进一步地,第二出胶孔的孔径为1.0mm~5.0mm。
进一步地,胶管的外部旋转套接套管,套管上设有套管出胶孔;套管出胶孔与第二出胶孔正对或错位,能够调节第二出胶孔的出胶量。
进一步地,胶管上通过螺纹套接套管;第二出胶孔为条形出胶孔;旋转套管能够调节套管出胶孔与第二出胶孔的重合位置。
一种光伏组件打胶方法,采用光伏组件打胶机用胶头对光伏组件的边框进行上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将胶头插入边框的安装槽口中;
步骤S2:胶体从第一出胶孔和第二出胶孔流出,同时对安装槽口的槽底和安装槽口的下唇边进行上胶;
步骤S3:胶头沿着边框的安装槽口的延伸方向移动,完成光伏组件的一条边框的上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晶澳(扬州)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792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