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及电力配送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293.6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80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盛燃;周佳;何建宗;夏云峰;万四维;邵向潮;钟荣富;何文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J3/36 | 分类号: | H02J3/36;H02J3/12;H02J3/16;H02H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换流 电力 配送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及电力配送方法,电力配送系统包括供电设备、第一换流器、供电母线、第二换流器和供电负荷,供电设备与第一换流器连接,第一换流器连接在供电母线上,供电负荷与第二换流器连接,第二换流器连接在供电母线上。当供电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侧的换流器进入无功运行模式,并根据无功缺额量,实时调整换流器的感性或者容性无功输出,以保证配电系统输入侧和输出侧电压稳定。当供电系统出现严重的交流故障时,故障侧的换流器切断,非故障侧换流器进入无功补偿运行模式或者停运,从而实现了故障隔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配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及电力配送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配电系统主要通过配电电力变压器,将来至主网10kV线路的电能,转换成6300V、400V等工业及民用电。
配电系统核心设备为配电变压器,其一般采用双绕组或者三绕组油浸式,但存在功能单一,体积庞大,抗干扰能力差等性能缺陷。比如在负荷侧存在停电等故障发生时,故障容易通过配电变压器穿越至10kV主网侧,扩大事故范围。尤其是在分布式光伏配电接入场合,这对于配电系统的故障隔离和电能稳定性要求很高,随着分布式发电并网容量的逐步提高,基于传统电力变压器的配电系统已难以满足系统可靠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及电力配送方法,能够保证配电系统输入侧和输出侧电压稳定,实现故障隔离。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换流器的电力配送系统,包括供电设备、第一换流器、供电母线、第二换流器和供电负荷;
所述供电设备与所述第一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连接在所述供电母线上;
所述供电负荷与所述第二换流器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连接在所述供电母线上。
可选的,所述第一换流器和所述第二换流器均为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包括输入级、输出级和控制器;
所述输入级的输出端与所述输出级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输入级与所述输出级的控制端连接;
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入级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设备连接,所述第一换流器的输出级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母线连接;
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入级的输入端与所述供电母线连接,所述第二换流器的输出级的输出端与所述供电负荷连接。
可选的,所述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还包括:第一H桥、第二H桥和第一电子变压器;
所述第一H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级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一H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
所述第二H桥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子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第二H桥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级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背靠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还包括:第三H桥、第四H桥和第二电子变压器;
所述第三H桥的第一端与所述输入级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三H桥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变压器的一次侧连接;
所述第四H桥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电子变压器的二次侧连接,所述第四H桥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级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的,所述一次侧和所述二次侧均连接有限流电抗器。
可选的,所述输入级和所述输出级均包括三个相单元,每个相单元包括上桥臂和下桥臂,每个桥臂包括若干个子模块,所述子模块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可选的,所述上桥臂和所述下桥臂上均连接有限流电抗器。
可选的,所述子模块为全桥或半桥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2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空调摆叶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用于空调除霜的方法、装置及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