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8452.2 | 申请日: | 2021-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303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程智清;龙广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410000***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境 污染物 净化 性能 测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主体、控制器、一氧化碳浓度测试传感器、碳氢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氮氧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与二氧化硫浓度测试传感器,所述测试箱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氧化碳浓度测试传感器、碳氢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氮氧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和二氧化硫浓度测试传感器。本发明便于测试具备环境污染物降解功能材料在多种降解方法作用下,多种尾气危害成分的浓度变化,便于测试评价材料的降低尾气有害组份污染的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污染研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尾气排放是一大影响环境的污染源,汽车尾气中包含了氮氧化物、硫化物等污染气体,降低这些气体的排放,对环境保护来说尤为重要,而怎么降低这些气体的排放或怎么降解这些气体,就需要进行一系列测试。
目前对于环境污染物含量的检测设备多数针对单一污染物,无法动态测试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且不具备集合物理吸附分解机化学降解、光催化降解等试验条件,无法测试具备环境污染物降解功能材料在多种降解方法作用下,对环境污染物的降解效果,影响对污染物的降解条件研究的准确性,也增加了对污染物的降解条件的研究难度,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动态测试多种空气污染物的浓度,且不具备集合物理吸附分解机化学降解、光催化降解等试验条件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境污染物净化性能测试装置,包括测试箱主体、控制器、一氧化碳浓度测试传感器、碳氢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氮氧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与二氧化硫浓度测试传感器,所述测试箱主体的前端外表面通过螺丝固定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分别设置有一氧化碳浓度测试传感器、碳氢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氮氧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和二氧化硫浓度测试传感器,且一氧化碳浓度测试传感器、碳氢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氮氧化合物浓度测试传感器和二氧化硫浓度测试传感器的后端贯穿测试箱主体的外表面并与测试箱主体的内腔连通,所述测试箱主体的侧面固定有尾气输入组件,所述测试箱主体的上表面均匀设置有紫外光照组件和供水组件,且紫外光照组件与供水组件交错排布,所述测试箱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降解功能材料放置组件,所述降解功能材料放置组件包括底座和伺服电机,所述底座的位于测试箱主体的底部中心处,且底座通过螺丝与测试箱主体的底部连接固定,所述底座的上表面转动连接有放置箱,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套接有主动锥形齿轮并与放置箱的底端啮合。
优选的,所述测试箱主体背离控制器的一端外表面通过合页转动连接有防护门,所述防护门背离合页的一端抵触有限位销,限位销背离防护门的一端通过转轴与测试箱主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气输入组件包括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一端穿透测试箱主体的外表面并与测试箱主体连接固定,且导气管的另一端旋合连接有连接套,所述连接套远离导气管的一端内壁内嵌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呈漏斗形。
优选的,所述紫外光照组件的数量为五个,三个所述紫外光照组件均匀安装于测试箱主体的上表面,两个所述紫外光照组件分别安装于测试箱主体的两侧,所述紫外光照组件包括灯罩,所述灯罩的内部固定有灯管,所述灯罩的两侧皆一体化连接有连接片,且连接片通过螺丝与测试箱主体的外表面连接固定,所述灯罩的下表面穿透测试箱主体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供水组件包括分水槽、分水组件和进水组件,所述分水槽的两侧皆通过螺丝与测试箱主体的上表面连接固定,所述分水槽的下表面穿透测试箱主体的上表面,所述分水槽的上表面中心处设置有分水组件,所述分水槽的下表面均匀固定有喷头,且每个分水槽的下表面均匀固定有五个喷头,所述供水组件的数量为六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南大学,未经中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8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