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窗帘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29142.2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933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王玉霞;王国民;游恒;朱展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N3/18 | 分类号: | D06N3/18;D06N3/04;D06N3/12;D06N3/00;D03D1/00;D03D15/50;D03D15/47;D03D15/267;D03D15/283;D03D15/217;D02G3/44;D02G3/18;D02G3/04;B32B9/02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6 | 代理人: | 陈映辉 |
地址: | 313009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窗帘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抗菌窗帘,其特征在于,包括窗帘内层、遮光外层、内层抗菌磨砂层和外层抗菌磨砂层,所述窗帘内层和遮光外层缝合而成,内层抗菌磨砂层设于窗帘内层和遮光外层之间,外层抗菌磨砂层设于遮光外层远离窗帘内层的一侧,所述内层抗菌磨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50-65份、茶树精油5-10份、蛇床子提取物1-3份、尤加利精油4-8份、艾草粉末2-6份、活性炭颗粒5-10份、竹炭颗粒5-10份、含磷阻燃剂6-9份、分散剂10-12份;所述外层抗菌磨砂层包括如下重量组分:PA银胶55-71份、纳米二氧化钛10-15份、含磷阻燃剂9-15份、分散剂10-15份;所述窗帘内层采用棉纤维、木棉纤维、玻璃纤维、海藻纤维混纺而成的50S混纺抗菌纱线作经纬纱在织机上依次交织成斜纹组织单元,混纺抗菌纱线的混纺比为棉纤维30-40%、木棉纤维15-30%、玻璃纤维10-30%、海藻纤维15-30%,所述窗帘内层的面料组织为3/1右斜纹组织;所述遮光外层采用玻璃纤维、纳米银纤维、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50S混纺遮光纱线作经纬纱在织机上依次交织成斜纹组织单元,混纺遮光纱线的混纺比为玻璃纤维30-40%、纳米银纤维20-30%、涤纶纤维20-50%,所述遮光外层的面料组织为2/2斜纹组织。
2.一种抗菌窗帘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窗帘内层制备: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RH恒温恒湿条件下将30-40%的棉纤维、15-30%的木棉纤维、10-30%的玻璃纤维、15-30%的海藻纤维混纺而成的细度为50S的混纺抗菌纱线,采用50S混纺抗菌纱线作经纬纱在织机上按照3/1右斜纹组织交织得窗帘内层坯布;
2)遮光外层制备:在温度25℃,相对湿度75rh恒温恒湿条件下将30-40%玻璃纤维、20-30%纳米银纤维、20-50%涤纶纤维混纺而成的细度为50S的混纺遮光纱线,采用50S混纺遮光纱线作经纬纱在织机上按照2/2斜纹组织交织得遮光外层坯布;
3)裁剪:将窗帘内层坯布和遮光外层坯布按照相同规格进行裁剪得窗帘内层和遮光外层;
4)内层抗菌磨砂层制备:按重量称取50-65份聚丙烯酸酯类织物涂层胶、5-10份茶树精油、1-3份蛇床子提取物、4-8份尤加利精油、2-6份艾草粉末、5-10份活性炭颗粒、5-10份竹炭颗粒、6-9份含磷阻燃剂、10-12份分散剂并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内层抗菌磨砂涂层浆料,采用刮刀将涂层浆涂覆在遮光外层一面上,于170-175℃烘燥5分钟,形成内层抗菌磨砂层;
5)外层抗菌磨砂层制备:按重量称取55-71份PA银胶、10-15份纳米二氧化钛、9-15份含磷阻燃剂、10-15份分散剂并混合搅拌均匀形成外层抗菌磨砂层浆料,采用刮刀将涂层浆涂覆在遮光外层的另一面上,于170-175℃烘燥5分钟,形成外层抗菌磨砂层;
6)缝合:将遮光外层与窗帘内层对齐,并将内层抗菌磨砂层与窗帘内层贴合,沿遮光外层与窗帘内层将遮光外层与窗帘内层边沿将遮光外层与窗帘内层缝合在一起,即可得抗菌窗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富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2914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墙体对拉螺杆孔封堵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污泥磷回收的靶向清洁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