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516.2 | 申请日: | 2021-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9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婷婷;黄争艳;韩琼佩;王丽军;宋润珞;王萧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G7/015 | 分类号: | A61G7/015;A61G7/05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神经内科 护理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床体包括前部床体、中部床体、后部床体和支撑腿,中部床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前部床体,前部床体的倾斜度可调,中部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支撑腿,前部床体和中部床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后部床体铰接在中部床体的另一端;前部床体的背面安装有多个可折叠的支腿;床体上可拆卸的铺设有床垫,床垫包括充气层和护理层,缝制在充气层顶面的护理层上开设有均匀的吹气孔,充气层和护理层均通过气路与气泵连接。本发明的神经内科护理床,能够提高病床的使用灵活性,操作方便,护理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护理床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神经内科护理床,只能实现床头的抬起,但是有一些偏瘫或身体部分活动的患者,现有的护理床无法实现其他部位的抬起,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而且身体长期不动,不利于身体的血液循环。目前,神经内科护理床只能实现床头抬起,而无法实现床尾抬起和患者下半身及半侧身,不利于患者的康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病床的使用灵活性,操作方便,护理效果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神经内科护理床,床体包括前部床体、中部床体、后部床体和支撑腿,所述中部床体的前端活动连接有所述前部床体,所述前部床体的倾斜度可调,所述前部床体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所述支撑腿,所述前部床体和中部床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护栏,所述后部床体铰接在所述中部床体的另一端;所述前部床体相对于中部床体的旋转角度为90°-180°,所述前部床体的背面安装有多个可折叠的支腿;所述床体上可拆卸的铺设有床垫,所述床垫包括充气层和护理层,缝制在所述充气层顶面的所述护理层上开设有均匀的吹气孔,所述充气层和护理层均通过气路与气泵连接。
优选地,所述中部床体的底面固定连接有四个高度可调的所述支撑腿,所述中部床体的前端通过转轴与所述前部床体活动连接,所述前部床体的靠近床头的两支腿之间固定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顶升气缸,所述顶升气缸用于顶起并调整所述前部床体的倾斜角度。
优选地,所述前部床体的背面两侧对称开设有多个用于容置所述支腿的凹槽,所述支腿的厚度与凹槽的深度相同;所述支腿的一端铰接在所述凹槽内,另一端通过限位卡扣扣合在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后部床体通过转轴与所述中部床体活动连接,所述转轴的两端安装有限位卡块,所述后部床体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卡块相配合的环形卡盘,通过改变所述限位卡块在环形卡盘中不同卡槽的位置可调整所述后部床体的弯折角度。
优选地,所述充气层分为六个腔室,分别对应前部床体、中部床体和后部床体,每部分床体处对称分布有两个腔室;六个腔室的充放气模式相互独立。
优选地,沿所述充气层的各个腔室连接密封线处均可折叠。
优选地,所述护理层与所述充气层的气源不同,所述护理层的气源温度为17-24℃。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本发明中的神经内科护理床,床体对应人体上半身和腿部的部分均可以抬起或收起,实现了护理床的灵活操作,适用于不同的患者;此外,该护理床还设置了床垫,通过给床垫的不同腔室充气,可以实现患者的侧身以及身体相应部位的抬高或翻转,结合护理层为人体提供相对舒适的流动气流,能够有效避免活动不便的患者出现褥疮等其他皮肤问题;该神经内科护理床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神经内科护理床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5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