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0554.8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35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罗宁;董竹汀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赛嘉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3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氢电池 充电 电路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其中所述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包括一输入模块、一控制模块和一电池模块,所述输入模块外接至少一电源,以供至少一充电电流进入所述镍氢电池充电电路,所述控制模块被连接于所述输入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一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对所述输入模块输入的所述充电电流进行管理,所述电池模块包括至少一镍氢电池,所述镍氢电池被可导通地连接于所述控制模块,以利用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对所述镍氢电池进行充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
背景技术
镍氢电池和锂电池是目前电子产品中应用最广泛的两种电池。锂电池通过使用锂电池管理芯片进行充电电流的配置。锂电池的充电过程分为三个阶段:预充电阶段、大电流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镍氢电池的充电过程也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充电阶段和涓流充电阶段。两者的充电阶段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因此,目前两种电池需要选配各自的充电管理芯片。根据产品的特性不同,厂家选用镍氢电池或者锂电池,并根据电池种类,选用相应的充电管理芯片。目前市面上未出现专门针对一节或者两节镍氢电池的充电管理芯片。主流设计为一直涓流充电或者外加复杂的电路进行控制。
图1示出了一个典型的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为锂电池充电的充电过程。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为锂电池充电的过程分为预充电阶段、恒流充电阶段和恒压充电阶段。在恒流阶段,锂电池的电压低于2.9V此时,用较小的电流为锂电池进行预充电,锂电池电压逐渐上升,超过2.9V,则进入恒流充电阶段,此时充电电流变大,锂电池电压继续上升,当锂电池接近充满时,进入恒压充电阶段,充电电流逐渐变小,锂电池充电完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选用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为镍氢电池充电,降低成本。、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利用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被设计的预充电阶段的恒流特性为镍氢电池充电,保障充电电流的一致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内部被设置过压保护电路,无需另配过压保护芯片,使得电路更为精简。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利用了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集成度高的特点,有利于减少布线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包括至少一充电控制口,作为充电检测口,减少充电检测电路,节省空间。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通过至少一充电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充电控制口为输出低电平时充电电流大,输入高阻态时充电电流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设置连接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的充电电流配置电路,通过所述充电控制信号调节阻值,来配置所述充电电流的大小。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包括一输入模块,所述输入模块连接外部充电电源,以向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输送正向电流。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输入模块包括一肖特基二极管,起到防反接作用,防止反向电源破坏产品电路。
本发明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提供一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和镍氢电池充电方法,所述镍氢电池充电电路在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和所述镍氢电池之间设置一限流分压电阻,改善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输入和输出的压降,减少所述锂电池充电管理芯片的发热。
本发明的其它优势和特点通过下述的详细说明得以充分体现并可通过所附权利要求中特地指出的手段和装置的组合得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赛嘉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赛嘉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05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