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BeSO4 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273.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3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晖;蔡颖;雷媛娣;徐新云;刘艳萍;郑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6;G01N30/72;G01N30/88 |
代理公司: | 衡阳市科航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1 | 代理人: | 刘政旺 |
地址: | 421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beso base sub | ||
BeSO4染毒16HBE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检测与分析方法,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实验研究领域,步骤如下:1、细胞培养;2、样品制备;3、蛋白还原处理;4、蛋白烷基化处理;5、蛋白酶解;6、对蛋白进行TMT标记;7、对样品进行LC‑MS/MS检测;8、GO和KEGG富集分析;9、PPI网络图分析。本发明利用TMT标记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BeSO4处理16HBE细胞前后的差异表达蛋白,分析了差异表达蛋白参与的生物学过程及重要信号途径,并进一步筛选了对后续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关键蛋白,为后续探究BeSO4致16HBE细胞毒性机制及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提供了新方向。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呼吸系统疾病实验研究领域,特别是一种BeSO4染毒16HBE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检测与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铍(beryllium,Be)是有致癌作用的非放射性元素,近年来随着经济迅速发展,铍应用于工业领域范围正不断扩大,包括核工业、航天工程、信息技术行业,是一种严重危害职业人群健康的职业与环境毒物。
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和防护措施的加强,高剂量的铍暴露逐渐减少,而低剂量的铍暴露日益成为新的问题。铍化合物可致急性化学性肺炎、慢性铍病甚至肺癌,其中慢性铍病表现为以肺部肉芽肿或肺间质纤维化为主的病变。目前,铍的毒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铍病的治疗也仅是对症及支持治疗为主。
因此,铍化合物对健康的危害值得关注,深入研究铍化合物的毒作用机制对于防治铍病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BeSO4染毒16HBE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检测与分析方法,其从分子领域探索了BeSO4染毒16HBE细胞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对后续探究铍化合物的毒作用机制,以及铍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BeSO4染毒16HBE细胞差异表达蛋白检测与分析方法,步骤如下:
S01、细胞培养:
取16HBE细胞,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传代培养;实验组的培养基中额外添加BeSO4,并调节培养基中的BeSO4浓度为150ug/ml;对照组的培养基不添加BeSO4;48小时后分别收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
S02、样品制备:
a、将实验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分别置于离心管中,在每个离心管中分别加入200ul8M urea裂解液和3ul蛋白酶抑制剂,待裂解液与细胞充分接触后,超声震荡使细胞裂解,离心处理并分别收集每个离心管中的上清液,上清液中含有细胞内的蛋白质;
b、分别测定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清液中的蛋白质浓度,然后分别提取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上清液,置入不同的超滤管内管中,确保每份提取出的样品中的蛋白质含量均为150ug;
S03、蛋白还原处理:
a、在各超滤管内管中分别加入10mM的DTT溶液,将各超滤管中的溶液量补足至500ul;再分别将各超滤管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后,丢弃超滤管外管中的溶液;
b、重复a分步骤至少两次,使裂解液被DTT充分置换掉;
c、将各超滤管置于37℃的孵育箱中1h,使超滤管内管中的蛋白质与DTT充分发生还原反应;
S04、蛋白烷基化处理:
a、在各超滤管内管中分别加入20mM的IAA溶液,将各超滤管中的溶液量补足至500ul;再分别将各超滤管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后,丢弃超滤管外管中的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华大学,未经南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27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