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432.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廖健淞;司文彬;李钧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62 | 分类号: | H01M4/62;H01M4/38;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9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循环 稳定性 石墨 负极 材料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氧化石墨烯粉末与纳米硅粉加入去离子水,加入分散剂超声分散30min,之后加入增稠剂,搅拌混合均匀后配置为浆料;
(2).将步骤(1)得到的浆料加入机械球磨机中,球磨1-4h,球磨完成后向浆料中加入对苯二硼酸,继续球磨1-2h,得到球磨后的浆料;
(3).将步骤(2)球磨后的浆料置于水浴锅中,密闭后水浴加热24-48h,离心分离干燥获得粉体;
将步骤(3)获得的粉体在还原气氛中退火3-6h,经洗涤、干燥后获得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粉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PVP分散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CMC-Na增稠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原料按质量份数计,氧化石墨烯100-200份,纳米硅粉10-20份,分散剂3-5份,增稠剂3-5份,对苯二硼酸10-50份,去离子水过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石墨烯粉末平均粒度为0.5-2um,纳米硅粉平均粒度为80-1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浴加热温度为80-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水浴加热温度为85℃,加热时间为36h。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还原气氛为氢气/氩气按照体积比4:1混合的混合气体气氛。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退火温度为100-130℃;
所述洗涤为采用去离子水洗涤2-5次;
所述干燥温度为60-90℃,干燥时间为12-18h。
10.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锂电池循环稳定性的石墨烯-硅负极材料的方法制备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新柯力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43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Mg/Al-PAC复合材料再生和磷回收的方法
- 下一篇:精细胶粉生产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