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1504.1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296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8 |
发明(设计)人: | 孟洁;喻杨;支新亮;周波;许雪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G01M17/007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谭小琴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动汽车 空调 制冷 性能 台架 测试 方法 | ||
1.一种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将试验车辆设置在环境模拟舱或环境风洞内的底盘测功机上进行多种类型的工况测试,所述工况测试的类型包括放电工况、快充工况、预处理爬坡工况、升温工况、中速工况、高速工况以及怠速工况,所述环境模拟舱或所述环境风洞用于模拟不同地区的试验环境,可设定的所述试验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强度以及风速;
步骤2,对所述试验车辆的动力电池、水箱、胎压、数据采集设备、空调系统以及整车控制系统进行故障排除;
步骤3,测量所述试验车辆的进出口温度、压缩机排气压力、压缩机吸气压力、电池冷却液的温度以及冷却风扇电压,同时监测试验车辆的电池温度信号、压缩式转速信号以及蒸发器表面温度信号;
步骤4,进行最高车速放电处理,直至电量放至第一预设百分比值;
步骤5,当试验车辆的电量放至所述第一预设百分比值后,进行快充充电处理,并在充电量达到第二预设百分比值后,进入预处理阶段,同时在所述预处理阶段连接数据采集设备,并以预设时间值的采集频率进行多种数据信息记录;
步骤6,对试验车辆作升温处理,并在试验车辆处于下电状态,关闭所有门窗,直至监测到呼吸口的平均温度达到第一预设温度值;
步骤7,当监测到呼吸口的平均温度达到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值后,驾驶员进入车内关闭所有门窗,同时将空调开启并调至预设模式,分别在中速工况、高速工况以及怠速工况对试验车辆的多种数据信息进行监测并记录;
其中,所述步骤5中的预处理阶段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1,当试验车辆固定在环境模拟舱内的底盘测功机后,调用试验车辆满载滑行曲线,并采用道路模拟模式;
步骤502,设定预处理阶段底盘测功机上的试验环境,其中,可设定的所述试验环境包括环境温度、环境相对湿度、环境日照强度以及车道坡度;
步骤503,通过底盘测功机模拟试验车辆在道路上进行多种路况下的行驶,并通过传感器获取相应数据;
步骤504,基于获取到的所述相应数据,分析试验车辆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及空调的最大制冷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对所述试验车辆进行故障排除的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201,检查所述试验车辆的空调系统工作是否正常,同时查看水箱是否注满冷却液,是否有存在泄漏或气阻的情况;
步骤S202,检查整车控制系统是否有故障,同时检查动力电池是否有漏液痕迹、是否有撞击痕迹;
步骤S203,检查高低压线路是否有破损;
步骤S204,检查轮胎气压是否符合相应的胎压要求,同时监测CAN信号,确保采集数据并记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S301,使用温度传感器测量试验车辆多个进出口温度,包括电池进水口温度、电池出水口温度、左出风口空气温度、中左出风口空气温度、中右出风口空气温度、右出风口空气温度、前主驾呼吸口位置温度、前主驾呼吸口位置温度、前副驾呼吸口位置温度、前副驾呼吸口位置温度、后排左侧呼吸口位置温度、后排左侧呼吸口位置温度、后排中间呼吸口位置温度、后排中间呼吸口位置温度、后排右侧呼吸口位置温度和后排右侧呼吸口位置温度;
步骤S302,使用压力传感器从空调系统加注口处测量压缩机排气压力和压缩机吸气压力,用以监控空调系统工作状态是否正常;
步骤S303,使用温度传感器从电池进出冷却液水管内测量电池冷却液的温度,用于监控电池冷却器是否开启及电池冷却效果;
步骤S304,使用温度传感器从电池进出冷却液水管内测量电池冷却液的温度,用于监控电池冷却器是否开启及电池冷却效果;
步骤S305,测量冷却风扇电压;
步骤S306,使用数据采集设备监测电池温度信号、压缩机转速信息、蒸发器表面温度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纯电动汽车空调制冷性能台架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7中的预设模式包括最冷模式、吹面模式、内循环模式以及最大风量模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50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