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1840.6 | 申请日: | 2021-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8083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仲志跃;申登峦;于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G01J5/02;G01J5/04;G08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1200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用于 红外 热源 方位 探测 装置 | ||
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导电滑环、驱动电机、控制模块。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上开有狭缝,以保证内部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获得狭窄视野;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组成的整体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进行360度扫描,中间设有导电滑环,为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提供供电与通信,防止使用线缆时旋转产生缠绕。利用本发明可获得有效监测范围内红外热源的方位角度信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消防灭火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
背景技术
消防自动化、智能化是未来消防的必然趋势,目前的消防系统使用的火源探测传感器主要有烟雾探测器、火焰探测器、温度探测器、空气成分分析器等,但这些探测器只能探测到监测范围内出现的火源,并不能做到对火源进行精准定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可获得有效监测范围内红外热源的方位角度信息。
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导电滑环、驱动电机、控制模块。所述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上开有狭缝,以保证内部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获得狭窄视野;所述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组成的整体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所述导电滑环位于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组成的整体和驱动电机之间,为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提供供电与通信,防止使用线缆时旋转产生缠绕。
进一步,所述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
进一步,所述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上的狭缝宽度与内部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宽度相同,宽度为5mm。
进一步,所述控制模块上设有通信模块,采用RS485或RS232通信接口模块。
进一步,所述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在理想状态下有效探测范围不小于30米。
进一步,所述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旋转轴竖直安装时可获得火源的水平方位角度信息,当旋转轴水平安装时可获得火源的俯仰角度信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为探头提供狭窄视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由驱动电机驱动旋转,对探测区域进行360度全方位扫描,使用导电滑环取代通信与供电线缆,能够防止旋转时发生缠绕。当探头发现火源时,通过控制模块读取驱动电机的角度信息,就能够判断火源在探测区域内的位置角度信息,能够实现大空间全天候的火源初步定位和火灾预警,能够提高消防灭火效率,减少经济损失,在火灾早期预防和早期扑灭中具有现实意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2-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3-导电滑环,4-驱动电机,5-控制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
一种旋转式用于红外热源方位探测装置,包括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1、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2、导电滑环3、驱动电机4、控制模块5。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1上开有狭缝,以保证内部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获得狭窄视野;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1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2组成的整体由驱动电机4驱动旋转;导电滑环3位于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1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2组成的整体和驱动电机之间,为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2提供供电与通信,防止使用线缆时旋转产生缠绕。
具体的,红外热源探测器遮光罩1与红外热源探测器探头2组成的整体由驱动电机4驱动旋转进行360度扫描,当探头探测到火源时,通过导电滑环3向控制模块5发出信号,控制模块5读取此时驱动电机4的角度信息即为火源与探头的角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未经山东创能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潍坊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1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