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内部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终端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055.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03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廖祥云;王琼;钱银玲;王平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T17/00 | 分类号: | G06T17/00;G06F30/2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任敏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部 组织 模型 构建 方法 终端设备 | ||
本发明适用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内部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其设备,包括:获取关于目标对象的内部组织的扫描数据,并基于所述扫描数据生成所述内部组织的三维模型;分别为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构建组织力学模型;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确定多组具有相邻关系的模型组,并建立各个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接触力函数;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内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对应的组织力学模型以及所有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所述接触力函数,生成所述内部组织对应的内部组织模型。采用本发明构建的内部组织模型不仅能够在三维形态上对内部组织进行仿真还原,还能使得构建的虚拟模型能够对交互操作进行响应,提高了模型的仿真程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虚拟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内部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虚拟仿真技术应用的领域越来越广泛,例如虚拟手术领域上的应用,为实际的手术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因此,如何能够搭建与实际情况贴合的虚拟场景,例如对于现实存在的对象在仿真环境下构建对应的可视化模型,则成为了虚拟仿真技术的关键所在。
在对内部组织进行仿真模拟的过程中,构建的内部组织模型在响应交互操作的过程中,如响应按压、穿刺、缝合等过程中受力形变的逼真程度,会直接影响到虚拟仿真的准确性,特别在虚拟手术的应用上,会对虚拟手术的质量造成影响。然而现有的模型构建技术,往往只是涉及对于内部组织的三维模型的构建,对上述三维模型进行交互时,三维模型无法基于交互操作进行响应,从而大大降低了虚拟仿真的真实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部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的模型构建技术,往往只是涉及对于内部组织的三维模型的构建,对上述三维模型进行交互时,三维模型无法基于交互操作进行响应,虚拟仿真的真实性较低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内部组织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
获取关于目标对象的内部组织的扫描数据,并基于所述扫描数据生成所述内部组织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包括与所述内部组织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一一对应的多个三维组织模型;
分别为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构建组织力学模型;
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确定多组具有相邻关系的模型组,并建立各个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接触力函数;所述模型组内包含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所述三维组织模型;
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内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对应的组织力学模型以及所有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所述接触力函数,生成所述内部组织对应的内部组织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三维模型构建单元,用于获取关于目标对象的内部组织的扫描数据,并基于所述扫描数据生成所述内部组织的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包括与所述内部组织中的多种不同类型的组织一一对应的多个三维组织模型;
组织力学模型构建单元,用于分别为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构建组织力学模型;
接触力函数建立单元,用于基于所述三维模型,确定多组具有相邻关系的模型组,并建立各个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接触力函数;所述模型组内包含至少两个不同类型的所述三维组织模型;
内部组织模型生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三维模型、所述三维模型内各个所述三维组织模型对应的组织力学模型以及所有所述模型组对应的所述接触力函数,生成所述内部组织对应的内部组织模型。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的各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未经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0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