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与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2211.5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6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发明(设计)人: | 秦霞;代满意;瞿书涯;胡方田;徐海星;姜宇;李洪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49/06 | 分类号: | D03D49/06;D03D4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王安 |
地址: | 21001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张力 气动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设定手动减压阀初始气压,作为片纱初始张力;
步骤2、控制器根据织机运行的不同状态,确定相应的调节张力值并输出张力调节信号;
步骤3、判断张力调节信号请求输出的是否为最大张力:
当张力调节信号请求输出最大张力时,控制器通过现场总线通讯模块直接控制电磁阀通电工作,气源经过油雾分离器后直接输入电磁阀的压力进气口,并通过快排阀和三通接头直接输出至气缸,用于所述片纱张力控制;
当张力调节信号请求输出非最大张力时,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断电,并经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向电气比例阀输出调节压力值,当调节张力值大于当前张力值,则气源通过所述电气比例阀供气,当调节张力值小于当前张力值,则气源停止供气,同时快排阀快速排气,当气压达到梭阀出气口的气压时自动停止排气,从而实现片纱张力快速调节;
步骤4、电气比例阀通过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向所述控制器反馈当前调节的压力值,控制器确定并输出显示当前片纱张力大小;当系统断电或电气比例阀故障时,利用手动减压阀手动调节气压,保证片纱张力,结合压力表满足片纱张力调节与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的一种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气源、油雾分离器、气缸、刹车带、盘头、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和张力控制单元,气源与油雾分离器相连,油雾分离器和张力控制单元均与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连接,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与至少一个气缸连接,每一个气缸均与刹车带连接,刹车带与盘头连接;
所述张力控制单元用于根据织机运行的不同状态确定张力值并输出张力调节信号;
所述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用于接收张力控制单元输出的张力调节信号并利用油雾分离器输出的气压对片纱张力进行快速调节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包括双减压阀组合、梭阀、电磁阀、快排阀及三通接头;
油雾分离器出气口分别与双减压阀组合的进气口和电磁阀的压力进气口相连,双减压阀组合的两个出气口分别与梭阀的两个进气口相连,梭阀的出气口与电磁阀的一个出气口相连,电磁阀的另一个出气口与快排阀的进气口连接,快排阀的一个出气口与大气相通,快排阀的另一个出气口通过三通接头和至少一个气缸连接,气缸与刹车带连接,刹车带与盘头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模块、控制器、现场总线通讯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
所述电源模块为整个系统提供电源,控制器通过总线与现场总线通讯模块相连,现场总线通讯模块和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相连,现场总线通讯模块与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的电磁阀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张力控制单元中控制器根据织机运行的不同状态,确定相应的调节张力值并输出调节信号,通过现场总线通讯模块控制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和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调节片纱张力。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减压阀组合由电气比例阀和手动减压阀组成,电气比例阀与张力控制单元中的模拟量输入输出模块相连,接收张力控制单元输出的调节压力值,并反馈当前调节的压力值。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为两位五通的单电控电磁阀。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排阀为带排气节流的快排阀。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雾分离器的出气口同时连接多个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每一个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均至少连接一个气缸,每一个气缸均与刹车带连接,刹车带与盘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层片纱张力气动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快速张力调节单元还包括压力表,压力表与三通接头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玻璃纤维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中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2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