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及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2605.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78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7 |
发明(设计)人: | 孙函子;门国捷;徐浩然;王宁;刘全威;张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L25/18 | 分类号: | H01L25/18;H01L23/31;H01L21/60;H01L23/488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双面 rdl 封装 方法 结构 | ||
1.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结构,包括具有多层布线结构的陶瓷基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9)内部通过厚膜TCV通孔(11)实现电气垂直互连;所述陶瓷基板(9)的正面制备有正面多层薄膜RDL层(14),正面多层薄膜RDL层(14)上安装电子器件,且陶瓷基板(9)的正面采用气密性结构封装;所述陶瓷基板(9)的背面开设至少一个腔体,腔体的内部还设有电子器件;所述腔体内部以及陶瓷基板(9)的背面形成有固化的介质层(702),所述介质层(702)上制备有背面多层薄膜RDL层(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厚膜TCV通孔(11)、复合金属层(15)的其中一个或两者组合;所述复合金属层(15)印制在腔体内底面;当两者同时存在时,厚膜TCV通孔(11)至少设有四个并分布在腔体内部四周,复合金属层(15)通过厚膜TCV通孔(11)与地连接。
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结构的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制备背面具有腔体结构的陶瓷基板(9);
步骤2:对陶瓷基板(9)的正面研磨抛光,使平整度≤5μm/mm,表面粗糙度≤0.08μm,在陶瓷基板(9)的正面制备正面多层薄膜RDL层(14);
步骤3:在陶瓷基板(9)背面的腔体中设置电子器件,电子器件包括有源芯片,在各腔体内部填充以及在陶瓷基板(9)的背面涂覆绝缘介质(701),热处理后固化形成介质层(702),对介质层(702)研磨抛光使有源芯片的电极露出,在介质层(702)的表面制备背面多层薄膜RDL层(20);
步骤4:在正面多层薄膜RDL层(14)上安装电子器件,然后在陶瓷基板(9)的正面进行气密性封装,在背面多层薄膜RDL层(20)上设置电气引出端;
步骤5:实现单个带电磁屏蔽腔的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结构的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多层薄膜RDL层的制备步骤如下:
步骤2.1:在陶瓷基板(9)的正面或介质层(702)的表面沉积金属种子层,光刻出符合设计要求的复合金属化图形二(17);
步骤2.2:在复合金属化图形二(17)上旋涂绝缘介质(701),进行热处理;
步骤2.3:根据设计要求,在热处理后的绝缘介质(701)上制作新的复合金属化图形二(17)、薄膜TPV通孔(18)图形和无源器件的一种或多种组合,并通过电镀加厚复合金属化图形二(17)与薄膜TPV通孔(18)图形,实现一层薄膜RDL层的制备;
步骤2.4;重复步骤2.2-2.3,完成多层薄膜RDL层的制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介质(701)采用BCB或PI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复合金属化图形二(17)为Cu、Ti、Ni、Au、Sn中的一种金属或两种以上金属构成的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1:将浆料流延成生瓷带,按设计要求对生瓷带进行裁片及冲孔;
步骤1.2:根据设计要求,在每层生瓷带上印制复合金属化图形一(10),同时向冲孔中填充金属以形成厚膜TCV通孔(11),在生瓷带上印制、内埋电子元件,实现板级IPD;
步骤1.3:根据设计要求,依次将每层生瓷带对准叠片,使用模具将叠片进行等静压、切割,进入烧结炉烧结成形,完成陶瓷基板(9)的制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陶瓷基双面RDL 3D封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2还包括,在生瓷带背面的腔体中印制复合金属层(15)或制作厚膜TCV通孔(11)或两者共同进行,所述复合金属层(15)为栅格状金属层,栅格空隙率在0~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260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卫生巾浆片抄成机
- 下一篇:一种锌催化剂催化降解废弃聚酯材料的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