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073.2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飞;闫晶晶;陈少卿;熊多倩;夏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6 | 分类号: | F23G5/46;F23G5/44;F23G5/30;F23J15/06;F23J15/02;C02F11/13 |
代理公司: | 浙江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垃圾 焚烧 协同 处置 低温 污泥 系统 | ||
1.一种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包括污泥进料装置(1)、低温干化装置(2)、垃圾进料装置(5)、焚烧炉(6)、余热锅炉(7)、烟气净化装置(8)、引风机(9)、热水-烟气换热器(4)及烟囱(10);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包括污泥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污泥进料装置(1)的输出端与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入口端连接,所述低温干化装置(2)的物料出口端与垃圾进料装置(5)的入口连接,所述垃圾进料装置(5)的出口端与焚烧炉(6)的物料入口连接,焚烧炉(6)的烟气出口端与余热锅炉(7)的烟气入口端连接,余热锅炉(7)的烟气出口端与烟气净化装置(8)的入口端连接,烟气净化装置(8)的出口端与引风机(9)的入口连接,引风机(9)的出口与热水-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入口连接,热水-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出口与烟囱(10)连接,且热水-烟气换热器(4)与低温干化装置(2)双向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干化装置(2)与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低温干化装置(2)包括切条机(21)及网带输送机(22)、冷却器(23)、加热器(24),污泥经切条机(21)切割后进入网带输送机(22),网带输送机(22)与冷却器(23)连通,冷却器(23)与加热器(24)连通,加热器(24)与网带输送机(22)连通;冷却器(23)与所述的循环冷却水装置(3)双向连通,加热器(24)与所述的热水-烟气换热器(4)双向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和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水-烟气换热器(4)包括进气口(4-1)、出气口(4-2)、进水口(4-3)、出水口(4-4),热水-烟气换热器(4)的进气口(4-1)与引风机(9)的出口连接,出气口(4-2)与烟囱(10)连接,进水口(4-3)与循环水泵(11)的出口连接,出水口(4-4)与低温干化装置(2)的热水进口连接,低温干化装置(2)的热水出口与循环水泵(11)的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循环水泵(11)的入口管路与补水泵(13)的出口连接,补水泵(13)的入口与补水箱(1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引风机(9)至烟囱(10)另设一旁路烟道,烟道上设调节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在于,热水-烟气换热器(4)采用列管式换热器,换热管采用2205的氟塑钢复合管。
8.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热水-烟气换热器(4)的烟气侧流速为6~10m/s。
9.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热水-烟气换热器(4)的换热管束采用竖排的布置形式,并配置声波吹灰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垃圾焚烧协同处置低温干化污泥的系统,其特征是,焚烧炉(6)采用循环流化床或炉排炉型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未经首创环投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07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