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3606.7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041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徐新雄;王晓东;赵俊越;徐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R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电缆 故障 自动 定位 装置 极性 翻转 电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输入电压Ui的接入电阻1R5,电阻1R5分别与电阻1R6、运算放大器N2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1R7连接,电阻1R6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1R8,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1R7和运算放大器N3的正向输入端,电阻1R8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N3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1R9,运算放大器N3的输出端输出电压U0。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于输入电压的翻转输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电缆故障检测领域的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
背景技术
35kV以上电缆大多数采用单芯电缆,当单芯电缆线芯通过负荷电流时,就会在电缆护层(磁力线交链铝包或金属屏蔽层)的两端出现感应电压。为了避免电缆护层出现环流,造成损耗以及发热而加速电缆老化,不允许单芯电缆护层出现多点接地情况,而只允许电缆的一端接地。单芯电缆的外护层绝缘采用塑料、橡胶等绝缘材料制成,比较容易受到外力损伤,引起护层绝缘破坏出现接地故障。因此,高压单芯电缆的护层故障是一个比较常见的故障现象。
对于该类故障,现通常采用脉冲法进行故障检测。脉冲法测试成功的前提是故障点能够击穿,并要求测试人员具有较强的区别波形的能力。但由于用高压信号发生器向故障电缆中施加脉冲电压时,很难击穿,波形辨别困难,因此脉冲法进行故障检测具有较大难度。因此需要采用电桥法进行故障测距。在采用使用电桥法进行故障测距的装置进行测量时,内部开关切合电流注入回路时,电压测量的取样点没有变化,但电压测量极性会发生反转,对测量造成麻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能够实现对于输入电压的翻转输出。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
输入电压Ui的接入电阻1R5,电阻1R5分别与电阻1R6、运算放大器N2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1R7连接,电阻1R6分别连接二极管D5的正极和电阻1R8,二极管D5的负极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N2的输出端和二极管D6的正极,二极管D6的负极分别连接电阻1R7和运算放大器N3的正向输入端,电阻1R8分别连接运算放大器N3的反向输入端和电阻1R9,运算放大器N3的输出端输出电压U0。
进一步的,电阻1R5、电阻1R6、电阻1R7、电阻1R8、电阻1R9的阻值相同。
再进一步的,电阻1R5、电阻1R6、电阻1R7、电阻1R8、电阻1R9的阻值为10kΩ。
进一步的,运算放大器N2和运算放大器N3为8脚运算放大器。
再进一步的,运算放大器N2和运算放大器N3的两侧分别施加+15v和-15v的电压。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当输入正极性信号时,输出电压U0=输入电压Ui;当输入负极性信号时,U0=-Ui,从而实现翻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电缆故障自动定位装置的极性翻转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更好地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理解,下面通过具体地实施例进行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360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