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662.4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022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建;陈良宇;杨周;李冉;周云龙;王夏伊;何玥明;姜烨;殷文雯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7C5/34 | 分类号: | B07C5/34;B07C5/02;B07C5/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彭丽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7 | 代理人: | 彭丽芳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路板 瑕疵 检测 分拣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所述仪器主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端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滑槽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一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一号连杆通过三号转轴与二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杆通过二号转轴与凸块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与轴套相连接所述轴套上设有一号转轴,通过对工作台夹紧的设置,使得工作台在工作过程受电路板大小的影响大大降低,同时工件更加的稳定,通过固定板和凸块的焊接连接以及固定板和一号连杆的焊接连接设置,使得在对电路夹紧更加的牢固,通过工作台内部的设置,使得夹紧过程更加的便利,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精密零件表面瑕疵人工检测工作量大且人为误差较大的状况,将计算机视觉技术用于精密零件表面瑕疵检测分析中,并结合嵌入式系统控制分拣机构对零件进行自动分拣。
原有的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装置工作台对待检测物料的固定效果不佳,在工作时物料易掉落工作台,导致检测误差大,效率慢,原有的灯光不集中,在视觉上会产生很大的误差,原来的摄像头在更换是极为繁琐,需频繁装卸部件,工作效率低。原先的机械手臂只能沿着X和Y轴移动,导致机械手臂在工作过程中转动不灵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具有效率高,加紧稳固,灯光集中,机械手臂灵敏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所述仪器主体上设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两端均设有挡板,所述挡板通过滑槽与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有凸台,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一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一号连杆通过三号转轴与二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杆通过二号转轴与凸块相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前端设有螺栓,所述螺栓一端与轴套相连接所述轴套上设有一号转轴,所述仪器主体上端设有主动轴,还设有从动轴,所述主动轴的一端设有齿轮,所述齿轮通过棘轮与从动轴相连,所述仪器主体的上端还设有电路板瑕疵检测头,所述电路板瑕疵检测头的外层设有灯罩,所述电路板瑕疵检测头通过矩形块与摄像头相连接,所述摄像头两端均设有四号转轴,还设有弹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前后两端通过焊接与挡板相连接,所述挡板处设有滑槽,所述挡板通过滑槽与固定板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底部通过焊接与一号连杆相固定,所述一号连杆的另一端通过三号转轴与二号连杆相连接,所述二号连杆通过二号转轴与凸块相连接,所述凸块通过一号转轴与轴套相连接,所述轴套通过螺纹与螺栓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路板瑕疵检测头的两端均设有通孔与矩形块相连接,所述矩形块通过四号转轴与摄像头相连接,所述摄像头的两端均设有弹簧,所述摄像头通过弹簧与矩形块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从动轴设在仪器主体的上端两连杆的交汇处,所述从动轴的一端通向仪器主体的内部与齿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所述主动轴设在从动轴的上端,所述主动轴的一端通向仪器主体的内部与棘轮相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仪器主体的顶部设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外设有灯罩,电路板瑕疵检测头包括安装在下端的摄像头以及安装在尾端的智能识别终端,摄像头将采集到的电路板图像实时输送至智能识别终端,智能识别终端基于Dssd_Inception_V3_coco模型实现电路板瑕疵的自动识别和分类,并将识别结果反馈至分拣框,对应的分拣框接收识别结果实现框盖的自动开启,用户将电路板置于对应的分拣框内,完成分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电路板瑕疵检测分拣系统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凸台的两端设有滑块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6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活性污泥菌胶团靶向培养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设备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