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监控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5679.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茂;季凯;张泽华;叶佳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B5/30 | 分类号: | G01B5/30;G01C5/00;G01C9/12;G08B7/06;G08B21/18;H04N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开阳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10 | 代理人: | 张正 |
地址: | 300456 天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模板 支架 变形 监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监控系统及方法,包括监控器、移动监控终端和报警器;监控器设置在建筑模板支架下方的底板上,报警器安装在建筑模板支架的外架上;监控器包括感应箱、带锁开关门和监控感应机构,监控感应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微调支撑组件、触发器、铅锤、测距仪、监控电源和便携式终端组件,第一定位板连接在感应箱内壁上,触发器通过微调支撑组件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上;铅锤上通过吊绳设置在触发器上方,铅锤上端套接有测距感应板,测距仪设置在微调支撑组件侧下方的感应箱内底端面上,测距仪上方的第一定位板上开设有感应信号通孔。该监控系统可更安全准确的对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控,使用更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安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监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模板支架是安全控制的重点。目前尚无较为简单的,在监视模板支架沉降变形的同时,对达到报警值时就报警的无线装置。如能在模板支架在浇注混凝土过程中,对模板支架的变形进行有效监测,同时在变形超过预警值进行相应报警,提前采取应急措施予以防范,则能有效避免或减少模板支架坍塌事故的发生,大大降低人员和财产损失程度。
1、传统的水准仪观测沉降,只有架体下部为土基才有意义,架体基础如果是混凝土楼板,架体下部几乎无下沉,而是向一侧倾倒或者在立杆处折断,所以设置在地坪位置的水准仪观测不到坍塌征兆,当能发现变形时就为时已晚。
2、能观测的点太少,虽然施工方案中会规划很多观测点,但现场实际施工中无法对所有观测点进行有效观测,只能对边缘一两个容易看到的部位进行长时间观测,而大部分位于支模区内部的观测点被间距很小的立杆挡住,很难观测,除非让观测人员冒险进入浇筑中的模板下方,这是被严格禁止的。
3、光线不足,难于观测。支模区域自然光受遮挡,非常昏暗,如果夜间施工则完全看不见,很多施工现场会设置照明装置,然而用低压灯具照明,进行施工作业尚可,进行光学仪器观测非常勉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监控系统,该监控系统可更安全准确的对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情况进行监控,并且能够准确监控预警,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用于建筑模板支架的变形监控系统,包括监控器、移动监控终端和报警器;监控器设置在建筑模板支架下方的底板上,报警器安装在建筑模板支架侧端的外架上;
监控器包括感应箱、连接在感应箱内的带锁开关门和设置在感应箱内的监控感应机构,监控感应机构包括第一定位板、微调支撑组件、触发器、铅锤、测距仪、监控电源和便携式终端组件,第一定位板连接在感应箱内壁上,微调支撑组件连接在第一定位板上,触发器连接在微调支撑组件上;
铅锤设置在触发器的上方,铅锤上连接有吊绳,铅锤上端套接有测距感应板,测距仪设置在微调支撑组件侧下方的感应箱内底端面上,测距仪上方的第一定位板上开设有感应信号通孔;微调支撑组件上设置有第一无线信号传输组件,第一无线信号传输组件与触发器连接。
优选的,所述感应箱呈方形壳状,感应箱下端的四个端角处均设置有微调脚;
所述微调脚呈圆杆状,感应箱的下端面上开设有微调螺纹孔,微调脚通过螺纹连接在微调螺纹孔内;感应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感应箱编号二维码。
优选的,所述监控电源包括设置在感应箱内的蓄电池组件、电能转换器和设置在感应箱外壁上的太阳能电池板,感应箱上还设置有充电插座和电量显示灯。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板呈长方形板状;感应箱左内壁上和右内壁上分别设置有左内限位板和右内限位板,第一定位板卡接在左内限位板、右内限位板上后通过螺栓与左内限位板、右内限位板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民航机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6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
- 下一篇:时间偏差测量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