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5839.0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236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4 |
发明(设计)人: | 沙超;王秀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鲁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9/06 | 分类号: | A61K9/06;A61K33/30;A61K47/10;A61K47/32;A61P17/00;A61P31/02;A61P31/04;A61P3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潘登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烟台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纳米 氧化锌 抗菌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剂、增稠剂、酸碱调节剂、保湿剂和水。本发明所述抗菌凝胶各组分相互配合,具有协同增效的作用,能够充分利用纳米氧化锌的光学性能、表面活性和物理化学抗菌特性,将氧化锌作为凝胶的抗菌成分,在保持凝胶的一系列优点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长期高效的抗菌作用,增强凝胶的抗菌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凝胶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抗菌凝胶的种类繁多,其中皮肤消毒剂的成分及含量各有不同。免洗消毒凝胶所采用的溶剂主要为易挥发的有机溶剂,常用的为醇溶剂,尤其采用乙醇、异丙醇为最多,但是这些成分存在消毒作用时效不长、效果不理想、对皮肤刺激较大、易燃等缺点。然而市面上针对皮肤抗菌所采用的药物,存在以下问题:1、为了提高抗菌效果,或大量添加高浓度乙醇和具有较强杀灭作用的有机抗菌成分,对皮肤环境、黏膜自身分泌功能产生破坏,从而导致局部免疫力的下降,使致病菌产生抗药性和耐药性,导致炎症反复发作;2、对人体有创伤,破坏皮肤功能,严重破坏皮肤屏障,导致皮肤失水。
CN108888631A公开了一种含锌抗菌凝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选取一定重量比的含锌化合物、白炭黑,混合均匀后高温煅烧2小时,冷却后过筛,得到Si-Zn粉剂;步骤2,将卡波姆、纯化水、KOH、乳酸薄荷酯、丙二醇、Si-Zn粉剂按比例混合,均质后得到含锌抗菌凝胶。本发明采用经高温煅烧的Si-Zn化合物为单一抗菌因子的含锌抗菌凝胶,然而该凝胶中Si-Zn粉剂分散性较差,长期储存存在沉降问题。
CN107082444A公开了一种抗菌剂、抗菌滤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持续搅拌的条件下,将可溶性锌盐、碱性氢氧化物和分散剂在醇中40-70℃下反应1-4小时,得到反应液,其中,可溶性锌盐和碱性氢氧化物的摩尔比为1:1-1:2;去除反应液中的醇,得到浓缩物;将浓缩物与水混合形成溶胶;将溶胶干燥成凝胶,得到抗菌剂。上述抗菌剂在短期内杀菌效果优异,长期使用效果有所下降,且仅制备抗菌滤膜用于冰箱等电器上,人体长时间使用,会破坏皮肤功能,导致局部皮肤失水。
因此,开发一种克服现有抗菌凝胶的刺激性和安全隐患的抗菌凝胶是本领域研究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能充分发挥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剂其长期高效的抗菌作用,增强凝胶的抗菌效果。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的制备原料包括: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剂、增稠剂、酸碱调节剂、保湿剂和水。
在本发明中,利用纳米氧化锌的光学性能和表面活性,充分发挥氧化锌的物理化学抗菌特性,将氧化锌作为凝胶的抗菌成分,在保持凝胶的一系列优点的同时,充分发挥其长期高效的抗菌作用,增强凝胶的抗菌效果。与传统抗菌凝胶的制作方法相比,在达到同等抗菌效果的情况下,不需要添加任何有机溶剂进行溶解、提纯,安全环保无污染,不但成本低,生产过程安全可控,稳定性好,使用安全等特点,并具有优秀的抗菌抑菌防霉等性能。产品使用方便,可随身携带。
优选地,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的制备原料按质量百分含量计包括: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剂0.1-10%、增稠剂0.01-3%、酸碱调节剂0.01-3%、保湿剂0.05-5%,余量为水。
以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凝胶的制备原料总质量为100%计,所述改性纳米氧化锌抗菌剂的含量为0.1-10%,例如可以是0.1%、0.5%、1%、2%、3%、4%、5%、6%、7%、8%、9%、10%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鲁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烟台鲁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58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增压防喘振装置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企业数据盘点的元数据采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