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膨支架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6077.6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9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李彬彬;孙剑;吕纬岩;李剑博;吕学良;张尧;任晓红;徐明超;王磊;张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7 | 分类号: | A61F2/07;A61F2/90;A61F2/966;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劲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9 | 代理人: | 王闯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济***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支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膨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推送装置和导入鞘,支架裹设于部分推送装置,推送装置与支架均预装在导入鞘内,推送装置用于将支架释放出或回收至导入鞘;其中,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膜,膜裹设于支架本体的外壁上,支架本体为切割式网状管,其管壁由相互连接的网状切割线组成,且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口径远大于网孔的口径。该自膨支架系统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支架系统的贴壁性、顺应性差和不能回收重新再释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膨支架系统。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由于动脉壁的病变或损伤,形成动脉壁局限性或弥漫性扩张或膨出的表现,动脉瘤破裂后会导致出血性中风甚至猝死。目前,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夹闭、球囊或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及血流导向装置重建载瘤动脉。从手术夹闭到血管重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从开颅到微创的巨大转变,降低了颅内动脉瘤治疗手术的操作难度,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动脉瘤的治愈率逐渐提高,且复发率逐渐降低,但目前最为常用的支架辅助弹簧圈和血流导向装置治疗方式主要是针对未破裂动脉瘤囊性动脉瘤,即取栓塞效果差且具有动脉瘤延迟破裂的风险,对于破裂动脉瘤,梭形动脉瘤,夹层动脉瘤或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等颅内动脉疾病效果不明显。
已上市的Willis覆膜支架为球囊扩张支架,一次释放后无法回收;贴壁性差,一旦近端出现不贴壁情况,动脉瘤将无法愈合;顺应性差,迂曲血管内出现弯折。
有鉴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提供一种自膨支架系统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支架系统的贴壁性、顺应性差及不能回收重新再释放。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膨支架系统,包括支架、推送装置和导入鞘,所述支架裹设于部分所述推送装置,所述推送装置与所述支架均预装在所述导入鞘内,所述推送装置用于将所述支架释放出或回收至所述导入鞘;其中,
所述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膜,所述膜裹设于所述支架本体的外壁上,所述支架本体为切割式网状管,其管壁由相互连接的网状切割线组成,且具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口径远大于网孔的口径。
进一步地,所述网状切割线包括沿其长度方向分布的多个曲线组,每一个曲线组为沿所述支架本体的周向依次连接的正/弦曲线和/或类正/余弦曲线,所述每一个曲线组之间通过多个连接曲线连接。
进一步地,相邻的两个曲线组之间至少包括一对相邻的连接曲线。
进一步地,所述推送装置包括同轴连接的推送丝、显影环、回收块、辅助支架和显影弹簧,所述显影环、所述回收块及所述辅助支架均设于所述推送丝与所述显影弹簧之间,所述回收块及所述辅助支架的两端均设有所述显影环;所述支架裹设于所述显影环、所述回收块及所述辅助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为编织支架或切割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架释放后的直径、长度均小于或等于所述支架本体释放后的直径、长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的两端均为喇叭口状。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切割线宽度大于或等于其中间部分的切割线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两端的切割曲线周期小于或等于其中间部分的切割曲线周期。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本体在其周向及两端设有显影标记。
(三)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久事神康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607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膨胀型经皮穿刺针
- 下一篇:一种投屏方法、移动终端以及计算机存储介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