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7624.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250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6 |
发明(设计)人: | 钱家忠;闫永帅;马海春;马雷;骆乾坤;邓亚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V3/00 | 分类号: | G01V3/00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孙静楠;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高密度 基岩 裂隙 优势 通道 探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涉及基岩裂隙研究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氯化钠溶液的相对高导电性及其趋于沿基岩内裂隙优势通道流动的自然特性,通过高密度电法仪在监测周期内多次监测基岩内各点的瞬时岩体电阻率,计算得到基岩内各点的岩体电阻率变化率,并通过岩体电阻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距离、深度信息确定裂隙优势通道的分布点,最终将各分布点连线得到准确的裂隙优势通道形态和空间位置信息。本发明填补了野外裂隙优势通道形态探测的技术空白,并于观测井内设置分布式电导率仪,通过流体电导率变化率的峰值点对应的深度对裂隙优势通道空间位置信息进行校正,保证了裂隙优势通道探测结果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岩裂隙研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
背景技术
基岩裂隙水是位于基岩裂隙内的地下水,也是我国分布最为广泛的地下水类型之一。基岩裂隙渗流是基岩裂隙水于基岩裂隙中移动的现象,该现象对大坝、边坡、地下洞室等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影响较大,是岩土工程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
优势通道是基岩裂隙渗流现象中基岩裂隙水最优的流动通道,其识别与刻画是质量岩土工程中工程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与评价的基础和关键因素,基岩裂隙中优势通道识别与刻画的准确、全面程度将直接影响工程和管理质量。
基岩裂隙具有强烈的非均质和空间变异性,即使对于同一含水介质,优势通道的形态也会因深度不同存在明显差别。现有的示踪剂法无法确定基岩区域裂隙优势通道(5)的准确位置,且需要频繁地进行采样和分析操作,工作量大、效率低、成本高,且优势通道识别准确性也不够理想,导致后续工程安全和地下水资源管理与评价难度高、质量差。
通过现有技术检索,存在以下已知的技术方案:
现有技术1
申请号:CN2018116273882,申请日:2018.12.28,公开(公告)日:2019.3.29。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CT扫描原状黄土优先流动态观测及使用装置,该装置可视化的容器内存在黄土,通过持续加液装置持续的向渗流腔内提供液体,黄土逐渐渗流的过程中,CT能够清晰扫描黄土内的孔隙变化与液体的渗流路径等相关参数;优先渗流流路径提前,获取裂隙优先渗流通道及优先流动发育规律特别有用。
但是该现有技术一个模型只能模拟一种固定实验室尺度,室内的样品制作繁杂且试验成本高,无法对野外原位场地进行试验。
现有技术2:
申请号:CN2019110076438,申请日:2019.10.22公开(公告)日:2019.12.17。
本发明公开了了一种裂隙-孔隙双渗透介质优势流模拟装置及试验方法,通过在室内制作特定尺寸的实验模型,然后将提前预制的裂隙-孔隙模型放入实验模型内,通过模型上方淋雨装置释放液体,通过工业相机实时记录液体在裂隙孔隙模型中迁移规律,找出优势流通道。
但是该技术属于实验室尺度试验,模型制作耗时,且制作费用较高,用替代材料代替裂隙-孔隙介质,无法进行野外尺度试验。
通过以上的检索发现,以上技术方案没有影响本发明的新颖性;并且以上现有技术的相互组合没有破坏本发明的创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为了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高密度电法的基岩裂隙优势通道的探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于基岩区域施工至少一个观测井和至少一个注水井,随后于所述注水井上方安装注水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6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