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涡环风幕墙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684.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86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苏祎桓;陈海琦;张一帆;郭冠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9/00 | 分类号: | F24F9/00;F24F13/20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乐综胜 |
地址: | 43007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涡环风 幕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涡环风幕墙,包括送风装置、驱动装置、间歇传动装置和风幕墙截断装置,送风装置包括沿直线L依次间隔布置的多对涡环流道,多对涡环流道呈两行平行直线布置的涡环流道,每个涡环流道都对应设置有一个风幕墙截断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间歇传动装置分别与各风幕墙截断装置连接,分别对两行涡环流道交替截断或通风。本发明实现连续交替的涡环风幕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力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环风幕墙。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涡环产生装置,其涡环主要是断断续续一个一个的产生,没有装置设计一种合理结构一次性产生多个涡环构成涡环风幕墙,而涡环的主要夹带特性可以将周围气体锁入涡环内部进行定向运输,可以有效防止气体扩散,且产生涡环的能耗较低,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宗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涡环风幕墙,实现连续交替的涡环风幕墙。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涡环风幕墙,包括送风装置、驱动装置、间歇传动装置和风幕墙截断装置,送风装置包括沿直线L依次间隔布置的多对涡环流道,多对涡环流道呈两行平行直线布置的涡环流道,每个涡环流道都对应设置有一个风幕墙截断装置,驱动装置通过间歇传动装置分别与各风幕墙截断装置连接,分别对两行涡环流道交替截断或通风。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每个涡环流道内由下至上依次布置有加热器、温度传感器、过滤器和压差传感器。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温度传感器与压差传感器分别安装于加热器、过滤器上端位置,方便读取数据,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连接有MCU终端,MCU终端连接有GPRS无线通信模块。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风幕墙截断装置包括活塞和活塞连杆,涡环流道的侧壁设有进气口,活塞设置于涡环流道内,活塞连杆的一端与活塞铰接,活塞连杆的另一端与间歇传动装置连接,间歇传动装置带动活塞沿涡环流道来回移动,活塞沿涡环流道向上移动至涡环流道进气口上方时,外部气体进入涡环流道内,活塞沿涡环流道向下移动至涡环流道进气口的下方时,对涡环流道内的气体形成截断,两行涡环流道内的活塞交替对涡环流道进行截断或通风。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装置包括步进电机和主驱动轴,主驱动轴沿直线L布置,步进电机与主驱动轴的一端连接,主驱动轴上依次间隔套设有多个驱动齿轮,驱动齿轮的个数与间歇传动装置的个数一致;
间歇传动装置的个数与涡环流道的对数一致,一一对应布置,间歇传动装置包括子驱动轴、横臂和壳体支架,每对涡环流道中的两个涡环流道分别布置于主驱动轴的两侧,横臂通过转轴设置于壳体支架上,可绕转轴转动,横臂的两端分别与相应两侧的活塞连杆铰接,子驱动轴上套设有子驱动轴齿轮,子驱动轴齿轮与相应的驱动齿轮啮合,横臂与子驱动轴连接,横臂间歇随子驱动轴转动;
每对涡环流道中,其中一个涡环流道内的活塞比另一个涡环流道内的活塞轻。
按照上述技术方案,间歇传动装置还包括旋转壳体、按压开关、驱动杠杆和旋转轴,横臂与旋转壳体连接固定(横臂分成两段,分别布置旋转壳体的两侧),驱动杠杆设置于旋转壳体内,驱动杠杆的支点固设于旋转壳体上,按压开关与驱动杠杆的一端连接,旋转轴与驱动杠杆的另一端连接,旋转轴沿子驱动轴的轴线布置,旋转轴与旋转壳体轴向滑动连接,旋转壳体随旋转轴转动,旋转轴可相对于旋转壳体沿旋转轴的轴向来回移动;旋转轴与旋转壳体之间连接有复位弹簧;当旋转轴向外移动与子驱动轴连接时旋转轴可随子驱动轴转动,当旋转轴向内移动与子驱动轴脱开连接时旋转轴不随子驱动轴转动;
子驱动轴上设有固定式按压杆,固定式按压杆布置于子驱动轴齿轮和按压开关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理工大学,未经武汉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6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配麦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PLC控制的自动精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