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脉冲星驾驭的原子钟准确度提高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703.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9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童明雷;高玉平;赵成仕;李变;朱幸芝;罗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
主分类号: | H03L7/26 | 分类号: | H03L7/26 |
代理公司: | 西北工业大学专利中心 61204 | 代理人: | 顾潮琪 |
地址: | 7106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脉冲 驾驭 原子钟 准确度 提高 方法 | ||
1.一种基于脉冲星驾驭的原子钟准确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获得一段时间的脉冲星TOA观测数据,拟合计时模型参数,获得拟合后计时残差和更新后的计时模型参数;
2)利用要被驾驭的原子钟作为参考时继续开展脉冲星计时观测,得到由该参考钟记录的实测TOA数据;在该观测时段内,利用步骤1)得到的计时模型参数在SSB处预报TOA,结合原子钟实测的TOA序列,得到拟合前计时残差;
3)将拟合前计时残差数据做线性拟合,得到斜率k;
4)将被驾驭的原子钟与TT(BIPM)的钟差补偿一个(1-k)因子,完成频率驾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星驾驭的原子钟准确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采用BIPM发布的地球时TT(BIPM)作为参考时获得一段时间的脉冲星TOA观测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脉冲星驾驭的原子钟准确度提高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计时模型参数包括脉冲星的自转频率及其一阶导数、位置、自行、视差、星际介质色散和双星轨道模型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未经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70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