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羟胺和/或羟胺盐的废液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822.9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758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发明(设计)人: | 余文龙;贺家璇;胡佳兴;黄文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海立诚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66 | 分类号: | C02F1/66;C02F1/58;C02F1/72;C02F101/38;C02F103/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024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羟胺 羟胺盐 废液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羟胺和/或羟胺盐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有羟胺和/或羟胺盐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2)加热搅拌溶解废液中的不溶物,调节废液pH至5‑7;(3)配制一定浓度的亚硝酸钠水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将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到废液中;(4)滴加完成后保温搅拌一定时间即可。本发明通过亚硝酸钠与羟胺和羟胺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实现羟胺和羟胺盐的降解。本发明成本低廉,易于操作,安全性高,绿色环保,便于后续废液的回收再利用,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回收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羟胺和/或羟胺盐的废液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羟胺在化工合成中主要用作还原剂与羰基化合物缩合生成肟,例如本公司生产的利培酮产品,其中间体(Z)-2,4-(二氟苯基)-4-哌啶基甲酮肟就是通过哌啶盐酸盐与盐酸羟胺经肟化反应而来。由于使用羟胺进行肟化反应时,一般会加入过量的羟胺,就会导致生产废水中会残留不同程度的羟胺。
羟胺是潜在的诱变剂,对人体和环境都有明显的毒害作用,且羟胺稳定性差,加热容易爆炸,加大了处理羟胺废水的难度。为确保回收处理含羟胺和/或羟胺盐废液的安全性,需要将含羟胺和/或羟胺盐废液进行温和处理。
工业上一般采用次氯酸钠水溶液处理含羟胺/羟胺盐废水,但是这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次氯酸钠,成本较高。
中国专利CN 108217901A介绍了一种降解废水中羟胺和/或羟胺盐的方法,该方法主要利用一定的酸度来溶解氧化铁等含三价铁的化合物,最终通过氧化还原反应降低羟胺的浓度,然而,由于三价铁离子的氧化性比较弱,铁离子需要过量,用量比较大,成本偏高,且会产生大量的固废,引起二次污染。
中国专利CN 109205840A介绍了一种羟胺类废水的处理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利用双氧水和三价铁离子的强氧化性降解废水中的羟胺,然而,由于处理过程使用了强氧化剂双氧水,使得羟胺降解速率过快,反应放热明显,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双氧水会使废水中一些有机物转化为过氧化物,后续处理可能存在一定的爆炸风险。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含羟胺和/羟胺盐废水处理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申请提供一种较为温和的处理含羟胺和/羟胺盐废液的方法,处理后的废液性质较为稳定,便于后续的回收利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含羟胺和/或羟胺盐废液的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向含有羟胺和/或羟胺盐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水进行稀释;(2)加热搅拌溶解废液中的不溶物,调节废液pH至5-7;(3)配制一定浓度的亚硝酸钠水溶液,在一定时间内将亚硝酸钠水溶液滴加到废液中;(4)滴加完成后保温搅拌一定时间即可。
在该方案中,所述的羟胺盐可以选自盐酸羟胺、硝酸羟胺、硫酸羟胺和磷酸羟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该方案中,先将待处理废液用水进行稀释,可以降低废液中有机物的浓度,通过加热搅拌及pH调节促进待处理废液中固体的溶解,而且可以使待处理废液处于较为温和的状态。稀释后加热搅拌溶解时,加热的温度不宜过高,控制在20-40℃为宜,温度过低会使待处理废液中固体难以溶解,温度过高会使羟胺自行分解,产生爆炸等安全风险。
在进行pH调节时,可以根据待处理废液的实际pH来调节。如待处理废液pH值较高时(pH≥10),可以采用盐酸,硫酸等,酸度调节时使用的酸中阴离子种类优选为与待处理废液中羟胺盐中阴离子种类一致;如待处理废液pH值较低时(pH≤2),可以采用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上述所用的酸或碱均易于获得,成本较低,使用方便。通过对待处理废液pH的调节,待处理废液在后续反应时可以更为温和,因此pH值优选控制在5-7进行反应。经过调节pH的废液也可以减少对反应器,储罐和管道等设备的腐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海立诚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海立诚药业有限公司;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82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