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7979.1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05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余从刚;宋思璇;温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湘潭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G21/04 | 分类号: | A47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11105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盲人 感温勺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包括壳体和勺体;所述壳体包括感温块、固定件、勺柄和散热口,感温块位于固定件的椭圆孔内,固定件和勺柄连接,散热口位于勺柄顶端;所述勺体包括勺头、导热棒和传热块,勺头与导热棒连接,传热块位于导热棒的顶端,导热棒位于勺柄内部;本发明能够将食物中的热量快速传递、并对食物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控,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操作方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餐具领域,涉及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
背景技术
勺子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餐具之一,但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用餐时,食物中的温度是否适合,往往需要我们亲自尝试,如果温度过高,则还需花时间等待;特别相对于盲人而言,使用合适的方法给食物散热和感知食物的温度,则显得更加有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勺体;所述壳体包括感温块、固定件、勺柄和散热口,感温块位于固定件的椭圆孔内,固定件和勺柄连接,散热口位于勺柄顶端;所述勺体包括勺头、导热棒和传热块,勺头与导热棒连接,传热块位于导热棒的顶端,导热棒位于勺柄内部。
上述的盲人感温勺中,所述的导热棒和传热块均采用微热管材料。
上述的盲人感温勺中,所述的感温块采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这种合金的形状随着温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并且能够恢复到原来的状态,0°-30°形状无变化,30°-50°呈微凸起状态,未超过固定件3高度,50°-100°呈凸起状态,微超过固定件高度。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不使用任何带电设备的情况下,盲人在使用此勺时,可以在通过触觉快速接收到感温勺对食物温度的实时反馈后,还能够将食物中的热量快速传递,同时还具有结构简单、节省空间、操作方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爆炸图;
图中:1-传热块、2-感温块、3-固定件、4a-散热口、4-勺柄、5-导热棒、6-勺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散热的盲人感温勺,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勺体;所述壳体包括感温块2、固定件3、勺柄4和散热口4a,感温块2位于固定件3的椭圆孔内,固定件3和勺柄4连接,散热口4a位于勺柄4顶端;所述勺体包括勺头6、导热棒5和传热块1,勺头6与导热棒5连接,传热块1位于导热棒5的顶端,导热棒5位于勺柄4内部;所述的导热棒6和传热块1均采用微热管材料;所述的感温块2采用形状记忆合金中的钛镍合金,0°-30°形状无变化,30°-50°呈微凸起状态,未超过固定件3高度,50°-100°呈凸起状态,微超过固定件3高度。
所诉的盲人感温勺在接触到食物时,导热棒5能快速把勺头6的热量传导至上端,固定件3椭圆孔内的感温块2会根据温度的大小发生形状的变化;如果食物温度过高,食物的热量会从勺柄4上端的散热口4a散发到空气中,加速散热,冷却后,感温块2会再次根据温度的大小发生形状的变化。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的技术方案,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湘潭大学,未经湘潭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797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