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拆卸时互锁可自动弹开的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296.8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杰;郭辉;李永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639 | 分类号: | H01R13/639;H01R13/629;H01R13/44;B60L53/16 |
代理公司: | 洛阳华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203 | 代理人: | 刘亚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拆卸 互锁 动弹 连接器 | ||
一种拆卸时互锁可自动弹开的连接器,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扣盖部件、滑动设置在连接器内部的互锁部件,连接器处于导电状态时,扣盖部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压在互锁部件上,使互锁部件导通接入连接器的导线;连接器内设有弹性部件,拆卸连接器时,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下,互锁部件弹开,使通电的导线断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1、互锁插针插装时,由于互锁插针一直处于互锁插孔之中,因此,在插合时不需要引导。2、在去掉扣盖时,互锁插针被弹开,整个连接器处于断电状态,导体的部件处于绝缘体之中,满足了防触指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充电连接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拆卸时互锁可自动弹开的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电池容量的提升,对连接器的载流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连接器通过插针和插孔插合实现电连接,由于插针和插孔的接触电阻较大,连接器的载流能力很难突破350A。而以特斯拉V3快充额定电流已达到400A,各大汽车主机厂都在进行快充技术的研究。特斯拉快充连接器的内部采用铜排搭接、螺栓拧紧的方式,该技术方案连接可靠,较插针插孔方案成本显著下降,因此特斯拉快充连接器的方案有一定的市场竞争性。基于特斯拉快充连接器的技术方案,连接器拆卸时首先需要拆卸螺栓使功率断开,因此在结构上必须保证拆卸时互锁首先断开。目前连接器中互锁的公端和母端分别布置在连接器的公端和母端,通过手动拔开连接器使得互锁随之断开,该技术有以下几个缺点:1)插合过程的引导要求较高;2)较难满足防触指要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连接器插合过程的引导要求较高、较难满足防触指要求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拆卸时互锁可自动弹开的连接器。
本发明的目的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依据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拆卸时互锁可自动弹开的连接器,包括可拆卸安装在连接器外壳的扣盖部件、滑动设置在连接器内部的互锁部件,连接器处于导电状态时,扣盖部件穿过连接器外壳压在互锁部件上,使互锁部件导通接入连接器的导线;连接器内设有弹性部件,拆卸连接器时,在弹性部件的弹力下,互锁部件弹开,使通电的导线断开。
进一步的,所述扣盖部件包括扣盖、固定在扣盖上的扣盖绝缘体,扣盖与连接器外壳可拆卸连接,扣盖绝缘体穿过连接器外壳上的孔进入连接器内部后压在互锁部件上。
进一步的,所述互锁部件包括互锁插针绝缘体、固定在互锁插针绝缘体上的互锁插针,互锁插针绝缘体滑动设置在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绝缘体上;互锁插针为导体,与导线接触后,使得导线之间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绝缘体上设有连接柱,连接柱上设有贯通的多个互锁插孔,连接柱穿过连接器外壳伸出连接器,导线从连接器外部插装在互锁插孔内;所述互锁插针上的插针从连接器内部插在对应的互锁插孔内,在扣盖部件安装后,插针与对应的导线接触导通。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器用于连接电池与充电插座,连接器上设有铜排,铜排连通电池与充电插座上的电缆;所述导线另一端连接有继电器,继电器设置在与该连接器连通的电池上,继电器上的导线连通使得连接器上的铜排处于通电状态,继电器上的导线断开使得连接器上的铜排处于断电状态。
进一步的,所述铜排包括与电池直接连接的转接铜排,转接铜排穿过连接器外壳与连接器内部的焊接铜排连接,焊接铜排与穿设在连接器上的电缆焊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接铜排与焊接铜排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互锁插针插装时,由于互锁插针一直处于互锁插孔之中,因此,在插合时不需要引导。
2、在去掉扣盖时,互锁插针被弹开,整个连接器处于断电状态,导体的部件处于绝缘体之中,满足了防触指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29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