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装置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302.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472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王娜;雷鸥;赵家庆;赵涌;程隽隽;马军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H05K7/20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地址: | 201109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组件 测试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装置及方法,其中包括定位底板、导轨、滑块、固定肘夹、散热片、绝缘橡胶垫,具体为:将要测试的两通道底馈组件倒放在定位底板上,滑块利用导轨导向,借助侧边固定肘夹带动连接有底馈连接器阴极与两通道底馈组件底面的底馈连接器阳极进行对插,利用固定肘夹的死点夹紧原理对滑块进行锁紧,从而固定线缆;散热片与底面固定肘夹相连,放置在定位底板一侧,对两通道底馈组件进行定位与散热。本发明模拟人工测试两通道底馈组件的动作,使得测试过程更加简洁、稳定,提高了测试数据的一致性,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功率底馈微波组件自动测试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TR组件是指收发组件,主要应用于有源相控阵雷达,一端连接天线,一端连接中频处理模块。在一部雷达中往往包含成千上万个TR组件,根据连接器的安装位置,TR组件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侧馈、顶馈和底馈等,其中侧馈形式最为常见。
底馈TR组件的高频连接器的端子分布在TR组件底部,低频连接器分布在侧边。接入自动测试设备时,需要夹具对其高频连接器端子进行方向转换,方便测试系统半刚性的线缆接入。
一种两通道大功率底馈TR组件的特征在于三个连接器端子在组件底面呈三角形分布,组件具有较大的发热功率,较高的指标要求,产量较大。单个TR组件在生产过程中要反复测试。这些特征使得测试夹具的加工精度要求较高,稳定性要求高,使用寿命长。
当前,底馈组件测试有利用人工测试方式,整个测试过程全靠人工插拔和固定测试线缆,浪费人力,见图1;或者利用转换接头对组件的连接器的方向进行转换,把连接器端子转换到侧边,按照侧馈方式设计夹具。但此种方式插损较大,定位精度要求严格,插拔力大,造成连接器接头损耗过快。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装置,以解决两通道大功率底馈TR组件在自动测试中难插拔、不稳定、一致性差、难散热的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方法,以解决大功率TR组件在自动测试中测试效率低下,人力浪费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装置,包括定位底板、单孔滑块、第一侧边固定肘夹、第一导轨、底面固定肘夹、第二侧边固定肘夹、第二导轨、散热片、双孔滑块和两通道底馈组件;所述第一导轨和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所述定位底板上;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肘夹固定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肘夹固定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肘夹的导柱一端与所述单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肘夹的导柱一端与所述双孔滑块固定连接;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与低频连接器线缆连接,倒放安装在所述定位底板上;所述单孔滑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双孔滑块可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单孔滑块和所述双孔滑块分别在底面固定底馈连接器阴极,所述底馈连接器阴极上均连接底馈连接器阴极线缆;所述底面固定肘夹的导柱端与所述散热片固定连接;当扳动所述第一侧边固定肘夹和所述第二侧边固定肘夹时,所述底馈连接器阴极分别与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上的底馈连接器阳极连接并锁定;当扳动所述底面固定肘夹时,所述散热片与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上的散热面压紧并锁定。
优选的,所述定位底板上贴有绝缘橡胶板,与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绝缘设置。
优选的,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利用定位销定位在所述定位底板上。
优选的,三个所述底馈连接器阳极呈三角形分布在所述两通道底馈组件上,分别与所述单孔滑块上的一个所述底馈连接器阴极和所述双孔滑块上的两个所述底馈连接器阴极一一连接。
一种两通道底馈组件装夹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未经上海航天电子通讯设备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30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