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的生产方法及其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8818.4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908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合齿轮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4 | 分类号: | B23P23/04;B23P15/00;B23Q3/06;B23F5/20;B23F2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吴秉中 |
地址: | 317511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变速箱 齿轮 生产 方法 及其 设备 | ||
1.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生产方法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S1锻造:将钢材加热至1100-1140℃之间,再将钢材进行热锻,得到齿轮毛坯;S2退火:将锻造好的齿轮毛坯冷却至室温,再对齿轮毛坯进行球化退火,退火温度设定为730-750℃,保温2-3h后冷却至室温;
S3车削:对退火后的齿轮毛坯进行车削加工,齿轮毛坯外形尺寸保留0.8-1.2mm的加工余量;
S4滚齿:将车削好的齿轮毛坯进行滚齿处理,得到具有初步轮廓的粗齿轮;
S5剃齿:将粗齿轮进行剃齿处理,处理后粗齿轮表面粗糙度Ra为0.5-0.7μm;S6渗碳:将剃齿后的粗齿轮进行渗碳处理;
S7调制:将渗碳后的粗齿轮进行淬火处理,淬火温度设定为850-900℃,保温2-3h后冷却至室温,在对冷气后的粗齿轮进行高温回火处理,回火温度设定为500-600℃,保温3-5h后冷却至室温;
S8精加工:将调制后的粗齿轮通过磨床进行精磨,得到精齿轮;
所述生产设备包括滚齿机,所述滚齿机包括底座(1)、工作台(2)、旋转台(3)、夹持杆(4)、滚刀(5),所述工作台(2)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所述旋转台(3)转动设在工作台(2)上方,所述夹持杆(4)设在旋转台(3)上方,所述夹持杆(4)可沿竖直方向升降夹紧或者松开齿轮毛坯,所述夹持杆(4)底端可以转动,所述工作台(2)一侧设有升降板(6),所述滚刀(5)位于升降板(6)上靠近旋转台(3)的一侧,所述升降板(6)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滚刀(5)转动的动力组件(7),所述底座(1)上设有用于带动升降板(6)稳定升降的升降组件;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两个导柱(801)、升降架(802)、主齿轮(803),两个所述导柱(801)分别固定在底座(1)上表面两侧,所述升降架(802)水平设置,所述升降架(802)两端分别沿竖直方向滑动套设在两个导柱(801)外壁上,所述升降架(802)一侧设有第一安装架(804),所述主齿轮(803)通过主轴(805)转动设在第一安装架(804)上,所述升降架(802)靠近主齿轮(803)的一侧沿水平方向设有滑槽(806),所述主齿轮(803)的轴线与滑槽(806)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主齿轮(803)靠近滑槽(806)的一侧设有滑动块(807),所述滑动块(807)一端与主齿轮(803)靠近滑槽(806)一端的端面固定连接,所述滑动块(807)远离主齿轮(803)的一端沿水平方向滑动设在滑槽(806)中,所述主齿轮(803)一侧设有第二安装架(808),所述第二安装架(808)上转动设有驱动齿轮(809),所述驱动齿轮(809)通过伺服电机驱动,所述驱动齿轮(809)与主齿轮(803)啮合连接,所述升降架(802)上表面设有支撑架(8010),所述支撑架(8010)远离升降架(802)的一端与升降板(6)底面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架(802)下方设有用于维持升降架(802)在升降过程中稳定的稳定组件(9),所述主齿轮(803)一侧设有用于控制主齿轮(803)是否转动的滑锁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生产方法的生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组件(9)包括壳体(901),所述壳体(901)底面与底座(1)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壳体(901)中具有油腔(902),所述油腔(902)中竖直滑动连接有活塞(903),所述活塞(903)侧壁上设有密封圈(904),所述活塞(903)将油腔(902)分隔成为上腔体和下腔体,所述壳体(901)外壁上部设有与上腔体连通的第一导油管(905),所述壳体(901)外壁下部设有与下腔体连通的第二导油管(906),所述第一导油管(905)和第二导油管(906)上分别设有第一控制阀(907)和第二控制阀(908),所述活塞(903)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有长缓冲杆(909)和短缓冲杆(9010),所述活塞(903)下方设有缓冲板(9011),所述缓冲板(9011)上表面设有与短缓冲杆(9010)相适配的缓冲槽(9012),所述缓冲板(9011)下方设有缓冲弹簧(9013),所述缓冲弹簧(9013)两端分别与缓冲板(9011)和油腔(902)底部连接,所述长缓冲杆(909)上端贯穿壳体(901)内顶壁后延伸至壳体(901)上方,所述长缓冲杆(909)上端设有用于与升降架(802)底面接触的接触组件(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合齿轮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合齿轮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8818.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