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钻径向交叉孔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429.3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825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曹利盛;漆德意;洪杭明;李洲翔;王行兵;闫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1/00 | 分类号: | B23B41/00;B23B47/00;B23Q16/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林君勇 |
地址: | 321025 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白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径向 交叉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钻径向交叉孔的装置,属于机械钻孔技术领域,座体,座体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套,旋转支撑套用于固定工件,旋转支撑套的上方或者侧方设置有钻削动力头,旋转支撑套与钻削动力头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当钻削动力头回退时,传动机构用于将钻削动力头直线方向的运动转化为旋转支撑套的旋转运动并使由旋转支撑套夹持的工件旋转一定角度。本发明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将钻削动力头退出工件时直线方向的运动转化成旋转支撑套周向的转动,可实现钻完交叉孔的前一个孔退出钻头后,工件联动旋转,可直接进行下一个孔位的钻取,加工人员不必手动调整工件与钻头之间的相对角度,不仅精简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钻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钻径向交叉孔的装置。
背景技术
十字交叉孔加工一直是钻加工的难题,由于交叉孔的出现,在加工第二孔时很容易发生弯曲或者打刀的现象,在有一个孔的情况下,加工第二个孔,需要刀具有很好的刚性来定位,两孔的中心线要保持在同一平面还有垂直度的要求,这需要刀具有很好的刚性与重复定位性,现有技术中常用夹具的方式来解决。如申请号为CN201621235569.7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十字孔转向节钻孔夹具结构,该夹具结构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钻模体,钻模体上端一体开有C型槽,C型槽的闭合面开有安装孔,C型槽的横边开有钻孔,在C型槽的正前方设有托架,托架的两侧均设有等高块;该夹具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成本低,只需要转动两个方向即可实现十字孔的钻孔操作,夹紧效果好,校准方便,打孔的精确度高,两孔之间的垂直度高,安装配合度高。
现有技术中的夹具虽然可以实现零件的转动与刀具的重复定位,但是在操作过程中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调整,操作较为繁琐,效率较低,还需要操作人员具有一定的经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钻径向交叉孔,动力头与工件联动,且尺寸精度较高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钻径向交叉孔的装置,包括座体,座体转动连接有旋转支撑套,旋转支撑套用于固定工件,旋转支撑套的上方或者侧方设置有钻削动力头,旋转支撑套与钻削动力头之间设有传动机构,当钻削动力头回退时,传动机构用于将钻削动力头直线方向的运动转化为旋转支撑套的旋转运动并使由旋转支撑套夹持的工件旋转一定角度。本发明设置有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可将钻削动力头退出工件时直线方向的运动转化成旋转支撑套周向的转动,传动机构可采用齿条和异形齿轮、滑动杆和棘轮等机械结构,可实现钻完交叉孔的前一个孔退出钻头后,工件联动旋转,可直接进行下一个孔位的钻加工,加工人员不必手动调整工件与钻头之间的相对角度,不仅精简了加工步骤,提高了加工效率;而且提高了加工的精确度,提高了工件的合格率。
作为优选,传动机构包括回转轴,回转轴与旋转支撑套同轴传动连接,回转轴与钻削动力头之间通过棘轮机构联动,当钻削动力头回退离开工件时,钻削动力头的继续回退动作通过棘轮机构带动回转轴转动并致使旋转支撑套转动。通过棘轮机构可较好的实现,钻削动力头转孔时,旋转支撑套转动静止;当钻削动力头转孔完成钻孔退刀时,旋转支撑套转动一定角度的目的;而且棘轮机构结构较为简单,易于制造,生产成本较低,棘轮机构通过棘轮和棘爪的卡合进行转动,所以旋转角度较为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万里扬智能传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4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性能可控的水泥复合浆液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打磨加工的爬壁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