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分辨率二维光栅准直器制造系统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110339637.3 申请日: 2021-03-30
公开(公告)号: CN113579256A 公开(公告)日: 2021-11-02
发明(设计)人: 李斌斌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巨睿硕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B22F12/41 分类号: B22F12/41;B22F12/50;B22F12/90;B22F10/28;B22F10/85;B22F5/00;B33Y30/00;B33Y50/02;G02B27/30
代理公司: 佛山粤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63 代理人: 张敏
地址: 215011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竹园路***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分辨率 二维 光栅 准直器 制造 系统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高分辨率二维光栅准直器制造系统,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为闭环反馈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件对制造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多工艺参数包联动模块,所述多工艺参数包联动模块用于控制产品力学性能与尺寸精度;所述多工艺参数包用于对零件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智能供料模块,所述智能供料模块用于控制供料参数,所述智能供料模块用于提高零件加工中原材料的利用率;3D打印模块,所述3D打印模块通过逐层铺粉的方式进行零件打印生产,并进行控制零件特征尺寸及高致密度;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能够将3D打印模块加工后的成品进行冷却,通过3D打印技术研发、生产的新型二维光栅准直器提高CT成像清晰度并降低有害辐射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准直器制造系统,尤其涉及一种高分辨率二维光栅准直器 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医学影像是指为实现诊断或治疗引导的目的,对人体施加包括可见光、X射 线、超声、强磁场激励等各种物理信号,记录人体反馈的信号强度分布,形成 图像并使得医生可以从中判读人体结构、病变信息的技术手段。据医械研究院 发布的《2019中国医疗器械蓝皮书》:受益于经济水平的发展,健康需求不断增 加,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迎来了巨大的发展机会,据医械研究院测算,2018年中 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约为5304亿元,其中医学影像市场占比为16%,故据此推 算,2018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市场规模约为849亿元。

CT机是影像数字医疗诊断技术发展的关键设备,光栅准直器是高端高清成 像、低辐射剂量医用CT机的核心部件,这就需要准直器过滤掉散射的X射线。

高端医疗CT存在巨大市场需求,这带来新型薄壁难熔金属准直 器的蓬勃发展。随着我国医疗需求水平的提高、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和 基础医疗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国CT机保有量快速增长, 2013-2015年,国内CT机销售额保持在2200台左右,2016年后,市 场好转,销量持续上升,2017年全年达2891台,2017年每百万人口 CT设备拥有量从2013年的7.8台,增长到了2017年的14.3台,年

以国内每年销售2500台CT计算,平均一个CT使用的准直器数量为40枚 左右,每年中国市场将消耗10万枚准直器,以目前进口新型难熔金属准直器的 均价计算,仅中国国内每年的准直器市场将可达到16亿人民币。此外,在口腔CBCT以及工业CT领域,同样对准直器有需求,可以进一步增大市场存量。

光栅准直器是高端高清成像、低辐射剂量医用CT机的核心部件,传统的准 直器生产效率和过滤效率低下。

医疗CT设备工作时,X射线发生器(球管)会产生大量的X射线,X射线 穿过人体后,会有一部分散射的X射线成为杂波和干扰信号,影响着医疗CT的 成像质量,进而造成误诊等医疗事故,且过量的X射线辐射量对人体具有明显 的有害作用,这就需要准直器过滤掉散射的X射线。

传统的准直器生产效率和过滤效率低下。难熔金属的熔点高,硬度高,导 致其既难以铸造,又难以机械加工,只能应用于外形简单的零件,如钨丝、单 片钨薄壁等。生产传统准直器只能通过手工装夹在工装上的几十片0.1mm厚度 钨薄片来实现,装夹过程薄壁容易变形,良品率低。且由于薄片互相平行,因 此无法过滤平行于该方向的X射线杂波,使得图像质量无法进一步提高,只有 互相垂直交错的钨薄壁,才能过滤掉所有方向的X射线杂波。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分辨率二维光栅准直器制造系 统。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分辨率二维光栅准直 器制造系统,包括:

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为闭环反馈系统,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感应器件对 制造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多工艺参数包联动模块,所述多工艺参数包联动模块用于控制产品力学性 能与尺寸精度;所述多工艺参数包用于对零件的不同位置设置不同的工艺参数,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巨睿硕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巨睿硕思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63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