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低碳酶解微氧堆肥除臭的方法及其氨气循环利用除臭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39802.5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97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于家伊;刘墨;武金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四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5F17/964 | 分类号: | C05F17/964;C05F17/993;C05F17/80;C05F1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1 | 代理人: | 解政文 |
地址: | 100012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低碳酶解微氧 堆肥 除臭 方法 及其 氨气 循环 利用 设备 | ||
1.一种低碳酶解微氧堆肥氨气循环利用除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a)、调节畜禽粪污C/N比
测量畜禽粪便原料的含氮量,根据上述畜禽粪便原料含氮量加入适量颗粒≤5mm的辅料,使得包含畜禽粪便原料和辅料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的碳氮比调节25:1至35:1;
(b)、控制混料干湿度
将畜禽粪污原料含水率控制在75%至85%,辅料原料含水控制在10%至20%,畜禽粪污原料与辅料混料后含水控制在50%至60%,防止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在厌氧环境下产生恶臭气体;
(c)、充分混合使得混合均匀度大于0.7
将畜禽粪便原料和辅料进行充分混拌,使得禽粪便原料和辅料的混合均匀度大于0.7,得到低碳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以确保氧气能从外部渗入,防止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内形成厌氧环境;
(d)、将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堆成堆体
在铺有曝气管(12)的堆肥车间(10)内,将步骤(c)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堆成堆体,堆体为1-5米长、1-3米宽和1-2米高的立方体;
(e)、控制堆肥过程中堆体内的温度
将上述步骤(d)堆体的温度控制在30℃-65℃之间,堆体温度过高造成大量水分散失,以水为溶剂的氨气、硫化氢随着水分同时挥发至空气中;堆体温度过低达不到无害化处理的目的;
(f)、控制堆体的曝气量及气压值:
向曝气管(12)内通入气体,供气量控制在0.2m3/m3/h至0.4m3/m3/h,即m3/m3/h为每小时每立方米的堆体中通入的气体量,供气压力控制在0.3MPa至0.5MPa,通入的气体达到堆体高度的3/4至4/5,堆体内的含氧量控制在8%至12%,防止低碳酶解微氧堆肥原料在厌氧环境下产生恶臭气体,从堆体中溢出的气体通过循环装置返回堆体内;
(g)、在堆体外表面进行除臭
在上述堆体的外表面喷淋除臭保氮调理剂,喷淋覆盖率95%以上,以加速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促进好氧微生物的生长,抑制腐败细菌的生长,有效减少恶臭气体的产生,同时减少蚊蝇的滋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氨气循环利用除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料为废弃秸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氨气循环利用除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除臭保氮调理剂为含有过磷酸钙的除臭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氨气循环利用除臭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述堆体的温度控制在40℃-55℃。
5.用于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碳酶解微氧堆肥氨气循环利用除臭的方法的除臭设备,它包括:堆肥车间(10)和循环装置,从堆肥车间(10)车间顶层(11)抽出的气体先进入循环装置,后被送入堆肥车间(10)底部的曝气管(12)中,循环装置包括:向上导流器(1)、第一臭气检测仪(2)、收集器(3)、向下导流器(4)、第二臭气检测仪(5)、臭气流量调节器(6)、送风机(13)和控制器(9),循环装置装在堆肥车间(10)外,其特征在于:所述向上导流器(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臭气检测仪(2)与车间顶层(11)相连,向上导流器(1)的输出端与收集器(3)输入端相连,收集器(3)输出端与向下导流器(4)的输入端相连,向下导流器(4)的输出端依次与臭气流调节器(6)、第二臭气检测仪(5)和堆肥车间(10)底部的曝气管(12)相连,送风机(13)输出端与臭气流调节器(6)输入端相连,控制器(9)的输入端分别与第一臭气检测仪(2)和第二臭气检测仪(5)相连,控制器(9)的输出端分别与向上导流器(1)、向下导流器(4)和臭气流量调节器(6)相连,控制器(9)通过从第一臭气检测仪(2)和第二臭气检测仪(5)检测到的臭气量,来控制向上导流器(1)、向下导流器(4)和臭气流量调节器(6)的流量,向堆肥车间(10)内供入气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除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臭气流量调节器(6)为调节阀,它用于调节从向下导流器(4)送入的臭气与从送风机(13)送入的新鲜空气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四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四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802.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护理床
- 下一篇:一种仿生微阵列柔性电极及其制备方法、柔性压力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