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39961.5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3724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20 |
发明(设计)人: | 戴小松;刘开扬;余南山;贾瑞华;叶亦盛;谷海华;陈伟;许剑波;鲁文博;彭文韬;刘康宇;鲁翔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10 | 分类号: | E21D1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傅海鹏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隧道 二衬拱墙 混凝土 浇筑 效率 密实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在拱墙施工时,利用钢模台车作为模板,钢模台车设置有多个浇筑口及带模注浆孔,并采用小块钢模封堵端模;浇筑时,将泵管接入端部浇筑口,开启所有浇筑口闸板并浇筑高性能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无需切换浇筑口,利用单浇筑口将混凝土挤推至远端进行浇筑并结合带模注浆孔、端模溢浆情况进行浇筑密实情况判断,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带模注浆,大幅提升了浇筑效率及二衬拱墙浇筑密实度,有效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二衬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二衬施工领域,拱墙施工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拱顶浇筑不密实和空洞的质量通病,且浇筑效率极低,究其原因有:一是拱顶空气未排出,形成空腔造成拱顶位置混凝土不饱满;二是端模封堵可靠性差,无法承受较大泵压,导致无法适当超灌;三是混凝土养护过程中存在收缩现象,造成拱顶脱空;四是二衬钢筋布置密集振捣效果不佳;五是需频繁更换浇筑口,停泵频繁,易形成冷缝,且增加浇筑时间。故如何提高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密实度及浇筑效率是决定二衬施工成败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在拱墙浇筑过程中无需频繁切换浇筑口,大幅提升了浇筑效率及二衬拱墙浇筑密实度,有效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的拱墙浇筑模板为钢模台车,混凝土采用高性能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进行带模注浆。
钢模台车设置有多个浇筑口及带模注浆孔,带模注浆孔设置在浇筑口两侧,浇筑口设置有活动闸板,钢模台车配置有小块定型钢模进行端模封堵,小块定型钢模与钢模台车端部法兰采用螺栓连接,螺栓孔均为长圆孔,并设置角钢背楞对小块定型钢模进行加强,提高端模的承压能力,小块定型钢模上的长圆孔为径向长圆孔,钢模台车法兰上的长圆孔为环向长圆孔,高性能微膨胀自密实混凝土入模坍落扩展度不小于600mm,限制膨胀率大于0.015%。
环向调节可确保小块定型钢模之间安装紧密,径向调节可确保小块定型钢模之间紧贴初支面。
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S1:将带模注浆管安装到位,并将所有浇筑口闸板打开;
S2:将泵管连接至端部浇筑口进行浇筑;
S3:浇筑至至侧模观察窗时,适当停泵,开启平板振捣器进行振捣;
S4:当其他浇筑口溢浆时关闭其闸板继续浇筑,直到所有带模注浆管及端模最高端均溢浆,即可完成浇筑。
上述的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整个浇筑过程只利用端部浇筑进行单口浇筑,不更换浇筑口。
上述的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所述的带模注浆在浇筑完成后立即实施
总体而言,通过本发明所构思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达到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一种提高隧道二衬拱墙混凝土浇筑效率及密实度的方法,在拱墙浇筑过程中无需频繁切换浇筑口,大幅提升了浇筑效率及二衬拱墙浇筑密实度,有效保证了隧道施工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钢模台车浇筑口及带模注浆孔布置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端模封堵所采用的小块定型钢模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筑口,2-带模注浆孔,3-观察窗,4-小块定型钢模,5-角钢,6-长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建三局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399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