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静音箱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0864.8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66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栋;黄唯纯;颜廷标;钱登林;钱斯文;卢明辉;颜学俊;李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K11/168 | 分类号: | G10K11/168;G10K11/172;G01H11/02;B32B3/24;B32B3/18;B32B27/36;B32B27/06;B32B25/04;B32B15/04;B32B25/08;B32B25/10;B32B27/02;B32B13/12;B32B13/1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姚忠琦 |
地址: | 210046 江苏省南京市栖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音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静音箱,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位于第一壳体内部,第二壳体和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隔声材料结构;检测室,设于第二壳体内,检测室和第二壳体之间填充有超构吸声材料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结构;其中,超构吸声材料结构的声波射入面朝向检测室,且在预设频段内,超构吸声材料结构的声阻抗和多孔吸声材料结构的声阻抗叠加形成的组合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上述静音箱,可有效提升静音箱的全频段吸声效果,并进一步增强静音箱的全频段隔声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学降噪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静音箱。
背景技术
静音箱被广泛应用于小型机电类产品的噪声检测,是一种提供小型声学静音测试空间的设备。与传统消声室、半消声室相比,静音箱由于其占用体积小,灵活度高,环境依赖度低等特点,很好地满足了小型机电产品的快速噪声检测需求,将会逐步成为流水线上故障检测、品质监控的必要配套设备。
然而,传统静音箱结构相对简单,多以薄壁钢板作为隔声部件,内部粘贴传统多孔吸声材料作为吸声部件。这种结构的静音箱隔声和吸声效果一般,特别对于低频噪声的隔绝与吸收,薄壁钢板和传统多孔吸声材料受设计尺寸的影响几乎完全不起效果,导致传统静音箱的隔声吸声效果整体不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静音箱的隔声吸声效果整体不高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静音箱。
一种静音箱,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位于所述第一壳体内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第一壳体之间填充有隔声材料结构;
检测室,设于所述第二壳体内,所述检测室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填充有超构吸声材料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结构;
其中,所述超构吸声材料结构的声波射入面朝向所述检测室,且在预设频段内,所述超构吸声材料结构的声阻抗和所述多孔吸声材料结构的声阻抗叠加形成的组合声阻抗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
上述静音箱,通过在第二壳体和检测室之间填充超构吸声材料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结构,并使超构吸声材料结构和多孔吸声材料结构的组合声阻抗在预设频段内与空气的声阻抗相匹配,可有效提升静音箱的全频段吸声效果;同时,在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还填充有隔声材料结构,有利于进一步增强静音箱的全频段隔声效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构吸声材料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壳体和所述多孔吸声材料结构之间,所述超构吸声材料结构包括多个并排拼接的超构吸声单元,各所述超构吸声单元的声波射入面共同形成所述超构吸声材料结构的声波射入面,所述超构吸声单元远离所述检测室的侧表面与所述第二壳体的内壁贴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构吸声单元包括亥姆霍兹共振器阵列,每个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包括:罩壳,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第一侧开设有微孔,各所述罩壳的第一侧共同形成所述超构吸声单元的声波射入面;以及,插管,设于所述罩壳内部,与所述第一侧连接并向所述第二侧延伸,所述插管与所述微孔共轴,且所述插管的孔径与所述微孔的孔径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微孔孔径各不相同;和/或,各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插管长度各不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超构吸声单元的声阻抗Zc满足:其中,ZHH表示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声阻抗,n表示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序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亥姆霍兹共振器的声阻抗ZHH满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光声超构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08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