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磁选-电选联合的选钛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717.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19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5 |
发明(设计)人: | 叶仕龙;张士举;徐玲俐;费之奎;邓玉芳;唐艺珂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枝花学院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23/14;B03C1/30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张徭尧;柯海军 |
地址: | 617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选 联合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选‑电选联合的选钛方法,属于选矿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铁矿的选钛方法,将磁选与电选联合,所得钛精矿的品位较高。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破碎:将钛铁矿破碎至20~50mm占75~85%,得到破碎产品;b、磁选抛尾:所得破碎产品在280~320kA/m磁场强度下磁选,得到废石和精矿一;c、磨矿:精矿一研磨,得到粒径为0.1~2mm的精矿二;d、电选:精矿二送至电选机进行电选得到钛精矿。本发明方法,将磁选与电选工艺联合,大大提高了选矿的效率,工艺流程简单,稳定可靠,适用性强,用水量小,非常适合干旱地区选矿,而且大大提高了选矿的效率,使得钛资源价值得到最大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磁选-电选联合的选钛方法,属于选矿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钛是性能优异战略金属,具有比强度高、耐腐蚀性强、高低温性能好等特点,其中高比强度性能尤为突出。凭借钛元素优异性能,钛材被广泛应用于化工、海洋工程、航空航天、军事、冶金、医疗、体育休闲等领域。
钛铁矿是铁和钛的氧化物矿物,又称钛磁铁矿,是提炼钛的主要矿石。我国钛铁矿储量丰富,主要分布在河北、四川、云南及黑龙江等地,其中,攀西地区占资源储量的90%以上。而钛精矿是生产钛白粉和海绵钛的原料,随着国内经济的不断发展,钛铁矿精矿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导致了钛铁矿石开发力度的加大。由于钛矿品位低,矿物组成复杂,物理性质与其脉石矿物比较接近,全国各地矿区的选矿工业也有差别,故对钛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研究需要进行更多的研究。
目前,钛矿的选矿主要是目前一般采用“阶段磨矿-阶段磁选”的方法来回收钛铁矿,同时还采用浮选、电选或重选工艺与之相结合。比如,申请号为202010656069.5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利用钛铁矿生产钛精矿的选矿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强磁粗选→磨矿分级→强磁精选→浮选,磨矿分级的方法为,以强磁粗选后的钛铁精矿作为原矿,通过筛分机进行分级,筛下物进入强磁精选选别,筛上物返至球磨机进行球磨,球磨后的物料输送至筛分机进料端,形成磨矿分级闭路循环,其特征在于:筛分机的筛网沿其倾斜方向依次设置为上部筛分区和下部筛分区,上部筛分区的上端为进料端,上部筛分区采用筛分孔径为0.15mm的筛网,下部筛分区采用筛分孔径为0.18mm的筛网。该发明采用磁选和浮选结合,虽能得到钛精矿,但需要大量的水资源。
申请号为201710874223.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钛铁矿选矿方法包括:将钛铁原矿在0.4~1.2T磁场下选别,得到精矿;将精矿按0.35~0.45mm粒级进行一段粗细分级,得到一段细粒级物料进行除铁,得到铁精矿和除铁尾矿;将除铁尾矿按0.1~0.15mm粒级进行二段粗细分级,得到二段细粒级物料和二段粗粒级物料;将二段粗粒级物料重选、电选,得到电选钛精矿;二段细粒级物料浮选,得到浮选钛精矿。该方法虽能得到回收率和钛品位较高的钛精矿,但是该钛精矿是浮选钛精矿,而电选钛精矿,品位仅为46.87%~48.24%,回收率仅为7.54%~9.89%,需进一步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缺陷,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钛铁矿的选钛方法,将磁选与电选联合,所得钛精矿的品位较高。
本发明磁选-电选联合的选钛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破碎:将钛铁矿破碎至20~50mm占75~85%,得到破碎产品;
b、磁选抛尾:所得破碎产品在280~320kA/m磁场强度下磁选,得到废石和精矿一;
c、磨矿:精矿一研磨,得到粒径为0.1~2mm的精矿二;
d、电选:精矿二送至电选机进行电选得到钛精矿。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钛铁矿为褐铁矿或磁铁矿,且钛铁矿中的钛品位为28.47%~34.59%。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a步骤中,所述破碎采用颚式破碎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枝花学院,未经攀枝花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71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