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化学装置和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1771.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976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9 |
发明(设计)人: | 冯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197 | 分类号: | H01M50/197;H01M50/198;H01M50/188;B32B27/32;B32B2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赛恩倍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34 | 代理人: | 饶婕 |
地址: | 352106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化学 装置 电子 | ||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及其电子装置,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密封件以及极耳。外壳包括收容电极组件的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密封部。密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密封部中,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极耳与电极组件电连接且从密封件穿出,且极耳设置于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层以及设置于第一密封层上的第二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位于极耳与第二密封层之间。第一密封层的熔点小于第二密封层的熔点,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之间的熔点差为35℃‑50℃。本申请提供的所述电化学装置具有较好的散热性以及较高的使用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化学装置和具有所述电化学装置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装置(如电池)在电子移动设备、电动工具及电动汽车等电子装置中有着广泛使用,人们对电化学装置的安全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装置在充电或者使用过程中,电化学装置内部可能会产生大量的热,若在短时间内热量难以散去,容易导致电化学装置热失控,降低其使用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有利于改善散热性能和使用安全性的电化学装置。
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化学装置,包括电极组件、外壳、密封件以及极耳。外壳包括收容电极组件的主体部和与主体部连接的密封部。密封件的至少部分设置于密封部中,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件和第二密封件。极耳与电极组件电连接且从密封部穿出,且极耳设置于第一密封件与第二密封件之间。第一密封件包括第一密封层以及设置于第一密封层上的第二密封层,第一密封层位于极耳与第二密封层之间。第一密封层的熔点小于第二密封层的熔点,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之间的熔点差为35℃-50℃。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第一密封层的熔点小于第二密封层的熔点,第一密封层与第二密封层之间的熔点差为35℃-50℃。因此,当电化学装置内部温度升高时,第一密封层发生熔融,使得第一密封层与极耳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第二密封层与外壳之间的粘结力,从而第一密封层与极耳之间的粘接面被电化学装置内部的气体冲击并剥离开,从而使得电化学装置内部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层的熔点为110℃-120℃,第二密封层的熔点为150℃-16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层粘结极耳,第二密封层粘结外壳,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第一密封层与极耳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第二密封层与外壳之间的粘结力,使得第一密封层与极耳之间的粘接面被电化学装置内部的气体冲击并剥离开,从而使得电化学装置内部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沿电化学装置的厚度方向,第一密封层的厚度为2μm-40μm,第二密封层的厚度为40μm-78μm。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件还包括第三密封层,第三密封层位于极耳与第一密封层之间且粘结极耳,第二密封层粘结外壳,当电化学装置的温度大于预设值时,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第二密封层与外壳之间的粘结力,使得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粘接面被电化学装置内部的气体冲击并剥离开,从而使得电化学装置内部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熔点差为35℃-50℃。因此,当电化学装置内部温度升高时,第一密封层发生熔融,使得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粘结力小于第二密封层与外壳之间的粘结力,从而第一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粘接面被电化学装置内部的气体冲击并剥离开,从而使得电化学装置内部的热量释放出来,以改善电化学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密封层的熔点为150℃-160℃。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密封层与第三密封层之间的熔点差为0℃-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177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