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048.2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619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任庭昊;陈林森;陈挺;马建伟;马莉;毛杰;卢颖;覃禹铭;包义钊;代启璨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46;H02B1/48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地址: | 550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散热 配电 自动化 监控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包括,箱体组件,包括顶盖、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风孔;散热组件,包括冷却水箱、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的两端贯穿所述冷却水箱延伸至所述箱体组件的内部;安装组件,包括若干层安装架,所述散热水管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本发明提供的散热性自动化监控装置,配电自动化监控箱内侧安装的每个控制器进行独立散热,使得每个独立空间变小,在散热时空气流动时更加的全面彻底,相比与传统的整体式散热方式进行散热显著提高了散热的效果,同时散热更加的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的工业化发展,用户对电力供电质量和可靠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需要电力部门提供安全,经济,可靠的电力,配电自动化是利用现代电子自动化、计算机、通信及网络技术,将电网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网数据和用户数据、电网结构和地理图形等进行信息化集成,实现配电设备正常运行及事故状态下的监测、保护、控制等现代化配电管理。
但是目前配电自动化监控箱体结构较为简单,多为整体式散热方式进行散热,散热的效果较差,同时散热方式单一,易引起发热导致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出现故障,影响其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自动化监控装置散热的效果较差,同时散热方式单一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散热性自动化监控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包括,
箱体组件,包括顶盖、侧板和底板,所述侧板上开设有通风孔;
散热组件,包括冷却水箱、散热水管,所述散热水管的两端贯穿所述冷却水箱延伸至所述箱体组件的内部;
安装组件,包括若干层安装架,所述散热水管连接在所述安装架上。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水管在所述箱体组件内壁呈矩形排列。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水管外壁上设有散热片。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冷却水箱设于所述箱体组件的底部,内部设有水泵,且水泵的两端通过闭合的所述散热水管连接。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顶盖上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水管经过所述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的下方固定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将所述箱体组件内的热量通过所述散热孔排出;位于所述散热风扇上方的所述散热水管呈涡卷状结构。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散热孔的上方还设置防尘管,所述防尘管的两端均设置有散热风扇,所述散热风扇为抽风式风扇。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的底部还固定连接散热棒,所述散热棒的两端均固定所述散热水管固定连接,所述箱体组件的内腔的后端壁上固定安装有排风扇。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架为双层结构,其顶层为安装层,其下层为散热层,所述散热棒位于散热层内,其中位于散热层内的散热棒呈涡卷状结构,其中下层散热层上开设有导热孔。
作为本发明所述散热性配电自动化监控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排风扇左右对称布置,且所述安装架同样固定安装在所述箱体组件内腔的后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0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