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动发光逆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3289.7 | 申请日: | 2021-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6515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郭玮;张刚;吴璐;张丙雨;张会礼;赵运输;杨培杰;张祎;申霖;卫巧生;张新华;高志超;漆志娟;薛燕燕;白云鹏;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124 | 分类号: | G02B5/124;G02B5/128 |
代理公司: | 郑州盈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6 | 代理人: | 樊羿;张晓辉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动 发光 逆反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主动发光逆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当前缺乏轻薄、能耗低、显示不醒目的主动发光逆反射膜的技术问题。其包括逆反射膜层,在逆反射膜层反光面侧还依次设置有透光的粘接支撑层、电路布设层,在粘接支撑层、电路布设层交界处布设有微型点光源或点光源阵列,在电路布设层布设有对应于微型点光源或点光源阵列的供电电路。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技术效果在于:亮度高,主动发光效果好,突出醒目,信息指示效果好,光能利用率高,能耗节省;其结构轻薄,安装便利,应用领域极为广泛;本发明的制备工艺流程简单,易于实现规模生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反光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动发光逆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玻璃珠型和微棱镜型反光膜由于其卓越的逆反射性能,广泛的被应用于各种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标志牌和广告等领域。此类逆反射膜都需要外部光源照射其正面后,光线经过膜内设置的微棱镜或玻璃微珠折射或反射后进入人眼,从而使人眼能够感知和识别出逆反射膜上的颜色、文字和图案等信息。
而随着LED光源等照明技术的应用发展,人们将光源放置于逆反射膜的背面,部分光线能从背面透射发出,从而点亮逆反射膜,不再需要另外的外部光源直接照射也使人眼也能识别出逆反射膜上的颜色、文字和图案等信息,从而为人们夜晚安全活动和出行及信息有效获取提供便利,深受市场欢迎。
但是现有的逆反射膜均是基于逆反射原理而设计,其能从背面透射过的光量极低(通常透光率只有25%左右,亮度不足,内容显示不够醒目);因需要兼顾逆反射功能,此类逆反射膜即使经过优化后其透光率也很难超过50%,显然应用这类逆反射膜的主动发光标识结构的光能利用效率极低,如此则造成了极大的能源浪费。
此外,将光源置于逆反射膜的背面,通常还需要设置箱体固定和保护光源,从而带来了整个发光标识的结构厚重、工艺复杂、质量不可靠等问题。且在逆反射膜及粘贴固定逆反射膜的铝合金底板上对应的LED光源的位置开小孔而设置光源的方式,会造成固定结构强度下降、增加工艺复杂程度、防尘防水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主动发光逆反射膜,旨在解决当前缺乏轻薄、能耗低、显示不醒目的主动发光逆反射膜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主动发光逆反射膜的低成本制备方法,易于实现规模的生产制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主动发光逆反射膜,包括逆反射膜层,在所述逆反射膜层反光面侧还依次设置有透光的粘接支撑层、电路布设层,在所述粘接支撑层、电路布设层交界处布设有微型点光源或点光源阵列,在所述电路布设层布设有对应于所述微型点光源或点光源阵列的供电电路。
所述微型点光源为mini LED、Micro LED、CSP LED、OLED、白光芯片LED、RGB LED、SMD LED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单颗尺寸不超过1mm×1mm。
所述电路布设层可以PI、PET、玻璃或玻璃纤维等为基材;所述供电电路由蒸镀、电镀、喷涂、印刷或粘接于所述基材上的导电材料形成。
进一步的,可在所述电路布设层的自由面设有背胶层,该背胶层由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涂布而成,或由双面胶粘贴形成。
进一步的,所述粘接支撑层可由聚丙烯酸酯水溶液、TPU热熔胶膜、PES热熔胶膜、EVA热熔胶膜、PA热熔胶膜、PO热熔胶膜、EAA热熔胶膜、改性聚氨酯水溶液、硅胶、UV胶或环氧丙烯酸酯胶制成。
进一步的,可在所述粘接支撑层中掺杂有用于匀光的二氧化钛、二氧化硅、塑料粒子材料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逆反射膜层中的逆反射基层含有高折射率的玻璃珠或/和微棱镜结构。
所述微棱镜结构为PMMA或PC材质。
所述主动发光逆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河南车路智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32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