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及其制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031.9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1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熊欢;林晓珊;徐培强;潘彬;王向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凯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33/12 | 分类号: | H01L33/12;H01L33/06;H01L33/30;H01L33/00 |
代理公司: | 南昌金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29 | 代理人: | 孙文伟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昌市临***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应变 预置 结构 红外 led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包括外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延片上由下而上依次为衬底、N-GaAs缓冲层、N-GaInP腐蚀截止层、N-GaAs接触层、N-GaInP电极强化层、N-AlxGa1-xAs电流扩展层、N-AlxGa1-xAs限制层、第一AlxGa1-xAs Space层、有源层、第二AlxGa1-xAs Space层、P-AlxGa1-xAs限制层、P-AlxGa1-xAs电流扩展层、P-过渡层和P-GaP接触层;
所述N-AlxGa1-xAs限制层和所述第一AlxGa1-xAs Space层之间插有一层N-GaxIn1-xP应变预置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衬底;
S2.在步骤S1所述衬底由下而上依次生长GaAs缓冲层、N-GaInP腐蚀截止层、N-GaAs接触层、N-GaInP电极强化层、N-AlxGa1-xAs电流扩展层和N-AlxGa1-xAs限制层;
S3.在步骤S2所述N-AlxGa1-xAs限制层上生长一层N-GaxIn1-xP应变预置层;
S4.在步骤S3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上生长第一AlxGa1-xAs Space层;
S5.在步骤S4所述第一AlxGa1-xAs Space层上生长有源层;
S6.在步骤S5所述有源层上生长第二AlxGa1-xAs Space层;
S7.在步骤S6所述第二AlxGa1-xAs Space层上生长一层P-AlxGa1-xAs限制层;
S8.在步骤S7所述P-AlxGa1-xAs限制层上生长一层P-AlxGa1-xAs电流扩展层;
S9.在步骤S8所述P-AlxGa1-xAs电流扩展层上生长一层P-过渡层;
S10.在步骤S9所述P-过渡层上生长一层P-GaP接触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生成的方法包括以下过程:在步骤S2所述N-AlxGa1-xAs限制层生长结束时,停止通入三甲基Ga、三甲基Al和硅烷,控制反应室生长温度和压强;待反应室温度和压力稳定后停止通入AsH3气体,同时立即通入PH3气体,1s后立即通入三甲基Ga、三甲基铟和硅烷生长出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为掺Si的N型材料,厚度设置为50-300n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的载流子浓度为5E17-5E18cm-3。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的In组分百分含量在53-57%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的生长温度为600-700℃。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的压强为50mbar。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GaxIn1-xP应变预置层生长时间为2-10min。
10.根据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具有应变预置层结构的近红外LED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源层中量子阱的对数为2-6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凯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昌凯捷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03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