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4495.X | 申请日: | 2021-03-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521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0 |
发明(设计)人: | 孔辉;吴朝阳;程翔;高子涵;许坤;黄守林;刘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N1/32;G01N1/28;C23C16/442;C23C16/44;C23C16/40 |
代理公司: | 安徽知问律师事务所 34134 | 代理人: | 于婉萍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氧化 夹杂 高温 演化 过程 检测 方法 | ||
1.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其过程为:先通过流态化气相沉积方法制得由内部核及包覆于内部核外层的外壳组成的核壳异质结构,所述内部核为铁粉,所述外壳为SiO2、TiO2、Al2O3或MgO中的一种氧化夹杂物层,之后通电加压烧结制成含氧化夹杂物的钢块,然后对钢块打磨抛光至表面光滑,最后将钢块放置在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下,通过高温共聚焦激光显微镜观察钢块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块的制备过程如下:
步骤一、将铁粉置于600℃~750℃的流态化气相原位沉积炉中,并通入氩气使铁粉处于流化态;将与氧化夹杂物层对应的气相酯类前驱体通入到流态化气相原位沉积炉中,反应1h~2h后随炉冷却,获得氧化夹杂物层包覆的铁粉;
步骤二、将氧化夹杂物层包覆的铁粉放入石墨模具中,在通电加压烧结炉中进行烧结,且整个过程中,其烧结温度为900℃~1200℃,升温速率50℃/min~100℃/min,保温8min~15min,烧结压力为20MPa~40MPa;随炉冷却后获得含氧化夹杂物的钢块;
步骤三、对含氧化夹杂物的钢块进行切割。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其铁粉为44μm~150μm的气雾化球形铁粉。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其氩气的流速为100~300ml/min;所述气相酯类前驱体以10~30ml/min的速率通入流态化气相原位沉积炉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与氧化夹杂物层对应的气相酯类前驱体为正硅酸乙酯、钛酸四丁酯、铝酸三异丙酯或甲基镁碳酸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氧化夹杂物层包覆的铁粉中氧化夹杂物层厚度为800nm~1200n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含氧化夹杂物的钢块内铁粉之间存在氧化夹杂物层厚度在1000nm~2000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将含氧化夹杂物的钢块切割成直径4mm~5mm、高度为5mm~8mm的圆柱。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用于钢中氧化夹杂物在高温下演化过程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钢块在打磨时,采用400目至1500目的砂纸依次打磨至表面光滑,之后对其抛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449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