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膏孔洞内壁打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246.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72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梁会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会鑫 |
主分类号: | B24B5/48 | 分类号: | B24B5/48;B24B41/02;B24B55/06;B24B4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膏 孔洞 内壁 打磨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孔洞内壁打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筒灯安装孔内壁打磨不能保证整个安装孔的截面呈标准的圆,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及废物颗粒,严重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直径的安装孔;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壳体,壳体上端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中心轴上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两端有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有第二齿轮,第二连杆一端上有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下端有第三齿轮,第一圆筒上端有打磨部件;壳体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进风筒,进风筒上有端盖,进风筒内有空心管;进风筒一端内有抽风扇;打磨部件包括圆柱壳,圆柱壳侧壁上有第一竖槽,第一竖槽内设置有打磨棒,打磨棒一侧有刀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房屋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石膏孔洞内壁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在房屋屋顶施工过程中需要用石膏板制作吊顶,然后在石膏板上开设筒灯、射灯等的安装孔,安装孔在开设后,往往会发现安装孔的孔壁上有细密的小凹坑,为了安装方便且防止开裂,一般会在孔壁上批腻子,腻子是一种厚浆状涂料,用以清除被涂物表面上高低不平的缺陷。
现有实际操作过程中,为了腻子的平整,经常会将腻子刮到筒灯安装孔孔壁上,干固后用刮刀手动刮下,但是干固的腻子是硬质的,较难清除;除此外,由于筒灯一般安装在屋内上侧,高度较高,手动刮时容易导致安装孔边沿的腻子层开裂,严重的会使石膏板也开裂,造成后期使用中的应力集中,甚至会出现筒灯灯具掉落的危险。
也有少部分施工人员采用第一电机上安装毛刷,实现对安装孔孔壁腻子层的打磨,但是也存在较为明显问题:第一,假设局部区域有明显的凸起块,这种方式只是将腻子层表面打磨平顺,凸起部位只是与周边更平滑,但对于安装孔的圆度并没有得到改善;第二,施工区域一般是在工人的上方,需要仰头操作,但打磨中会出现大量的粉尘,粉尘不但影响工人正常操作,还会工人的身体健康;第三,由于是工人手持作业,造成孔壁四周打磨不均,致使打磨后孔发生变形,圆度得不到保证,影响后期筒灯的安装;第四,打磨腻子层后的安装孔的直径应与筒灯安装处的直径保持相等,以使整个灯具能安全可靠的固定在石膏板上,但现有技术的打磨方式不能适用不同直径尺寸的筒灯安装孔;第五,对于局部有凸起的安装孔,现有技术采用纯打磨方式,效率比较慢,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将整个安装孔的内壁打磨完成。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石膏孔洞内壁打磨装置,有效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筒灯安装孔内壁打磨时,不能保证整个安装孔的截面呈标准的圆,会出现大量的粉尘及废物颗粒,严重影响施工人员身体健康,也不方便操作,不能很好的适应不同直径的安装孔的打磨,造成筒灯不能与孔壁紧密接触,打磨效率较低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圆锥状的壳体,壳体上端有能主动转动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中心轴上铰接有水平状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左右两端有一个第二连杆,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之间经销钉铰接在一起,销钉下端转动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第二连杆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上贯穿有能转动的第一圆筒,第一圆筒下端固定有与第二齿轮啮合的第三齿轮,第一圆筒上端固定有打磨部件,第一圆筒能带动打磨部件转动;
所述的壳体上端前后两侧均设有进风筒,进风筒沿壳体的切线方向固定,进风筒远离壳体的一端上套装有端盖,端盖与进风筒之间安装有轴承,进风筒内插装有空心管,空心管与端盖经螺纹连接,空心管远离进风筒的一端与第一圆筒下端套装在一起;进风筒靠近壳体的一端内有能转动的抽风扇;
所述的打磨部件包括竖直的圆柱壳,圆柱壳侧壁上开设有多个竖直状的第一竖槽,第一竖槽内设置有竖直且能转动的打磨棒,打磨棒能沿着圆柱壳径向移动,打磨棒一侧设置有与其平行且与打磨棒一一对应的刀片,当打磨棒向圆柱壳内侧移动时,刀片的刀刃向外翘起。
进一步的,所述的第一竖槽内有竖直的长条盒,长条盒靠近圆柱壳中心的一侧为开口状,打磨棒处于长条盒外侧,打磨棒的上下两端与长条盒侧板铰接在一起,长条盒能在第一竖槽内沿着圆柱壳的径向来回滑动,且长条盒与第一竖槽不脱离。
进一步的,所述的打磨棒包括竖直的纵轴,纵轴外侧设置细密的硬质纤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会鑫,未经梁会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24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