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聚乙烯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5551.1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767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文斌森;魏洪媚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门市华龙膜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27/32 | 分类号: | B32B27/32;B32B27/06;B32B27/08;B32B33/00;C08J5/18;C08L23/06;C08L23/08;B29C48/00;B29C48/10;B29C48/21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刘丹丹 |
地址: | 529075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乙烯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粘合的表层、中层和内层;
所述表层包括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第一高密度聚乙烯和第一加工助剂;所述第一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1.8~4.0g/10min,密度为0.918~0.935g/cm3;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1.0~2.0g/10min,密度为0.950~0.962g/cm3;
所述中层包括第二低密度聚乙烯、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第二高密度聚乙烯和第二加工助剂;所述第二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1.5~2.0g/10min,密度为0.920~0.935g/cm3;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0.8~2.0g/10min,密度为0.915~0.920g/cm3;第二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0.5~2.0g/10min,密度为0.950~0.962g/cm3;
所述内层包括第三低密度聚乙烯、第三高密度聚乙烯和第三加工助剂;所述第三低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1.8~4.0g/10min,密度为0.918~0.935g/cm3;所述第三高密度聚乙烯的熔指为1.0~2.0g/10min,密度为0.950~0.962g/cm3;
所述聚乙烯复合膜的厚度为30~40μm;
所述第一低密度聚乙烯为壳牌的2420H或陶氏化学公司的582E;所述第一高密度聚乙烯为泰国国家能源和石油化工公司的HD3355或韩国三星道达尔石化公司的M6012EP;所述第一加工助剂为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PA0801LD;
所述第二加工助剂为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PA0801LD;
所述第三低密度聚乙烯为壳牌的2420H或陶氏化学公司的582E;所述第三高密度聚乙烯为泰国国家能源和石油化工公司的HD3355或韩国三星道达尔石化公司的M6012EP;所述第三加工助剂为苏州康斯坦普工程塑料有限公司的PA0801L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中层和内层的质量比为(10~35):(30~80):(10~35)。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表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第一低密度聚乙烯40~80%、第一高密度聚乙烯15~60%和第一加工助剂0.5~1.5%,所述表层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第二低密度聚乙烯30~70%、茂金属线性低密度聚乙烯5~20%、第二高密度聚乙烯25~70%和第二加工助剂0.5~1.5%,所述中层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第三低密度聚乙烯40~85%、第三高密度聚乙烯15~60%和第三加工助剂0.5~1.5%,所述内层的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合计为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乙烯复合膜,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还包括乳白色母粒。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聚乙烯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表层、中层和内层的原料熔融塑化后采用三层吹膜共挤的方法共挤出吹膜,得到初级复合膜;
将所述初级复合膜依次进行纵向拉伸和电晕处理,得到聚乙烯复合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拉伸的倍数为3~5倍。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晕处理的输出功率为3.5kW~5kW。
10.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聚乙烯复合膜或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的聚乙烯复合膜作为标签膜面料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门市华龙膜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门市华龙膜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55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