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层脱模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682.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45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3 |
发明(设计)人: | 黄辉荣;陈卫国;杨建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辉荣;陈卫国;杨建康 |
主分类号: | B22D29/08 | 分类号: | B22D29/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市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三层 脱模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脱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设有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底座和顶板所述顶板四角均穿设有穿过第三板、第五板和底座的固定杆,且顶板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驱动杆穿过顶板并与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四板和第六板可在固定杆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上均设有放置换向器模具的第一卡座,所述底座底面设有放置换向器模具的第二卡座。该三层脱模装置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及电机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层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换向器模具一般包括上、中、下三层模板,换向器模具上具有若干模孔,目前,换向器模具的脱模工作大都由人工劳动完成,先取下上层板,然后将上层板上若干模孔内的废料去除,最后将中层板和下层板分离,这种脱模方式人工劳动强度大且工作效率较为低下,分离后的中层板下一步进行放铜件工作,分离后的下层板下一步进行硫化工作。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化程度高且工作效率更高的三层脱模装置。
为此,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三层脱模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座和顶板,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设有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底座和顶板所述顶板四角均穿设有穿过第三板、第五板和底座的固定杆,且顶板上设有液压缸,液压缸的驱动杆穿过顶板并与第一板连接,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四板和第六板可在固定杆上上下移动,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上均设有放置换向器模具的第一卡座,所述底座底面设有放置换向器模具的第二卡座。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器模具包括上层板、中层板和下层板,所述第一卡座包括设于第二板、第四板左右两侧的第一座和第二座,第一座和第二座上均设有可挡住下层板且可容中层板和上层板通过的凸块,所述第二卡座包括设于底座左右两侧的第三座和第四座,第三座和第四座上设有可挡住上层板的突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四板和第六板上均设有容固定杆穿过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的四角均穿设有连杆,穿出所述第六板的连杆上螺接有螺母,所述第一板和第二板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第一套管,所述第二板和第四板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穿过第三板的第二套管,所述第四板和第六板之间的连杆上套设有穿过第五板的第三套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板上设有多根穿过第二板的第一顶杆,所述第五板上设有多根穿过第四板的第二顶杆,所述下层板上设有容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穿过的第二通孔,所述中层板上设有容第二顶杆穿过的第三通孔,第三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顶杆的直径,所述第六板底面设有顶块,顶块上设有若干对准上层板的模孔的顶针,所述底座上设有容顶块插入的第四通孔。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的数量为四根,每根所述第一顶杆和第二顶杆对准换向器模具的一个角。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和顶板之间设有可罩住第一板、第二板、第三板、第四板、第五板和第六板的外壳,外壳对准换向器模具进出方向的一面设有竖向开口。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由机械结构代替了人工劳动,以实现换向器模具的脱模工作,自动化程度高,大大降低了人工劳动程度,工作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本发明有如下附图:
图1为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去掉外壳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辉荣;陈卫国;杨建康,未经黄辉荣;陈卫国;杨建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