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5913.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508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乐弘习;吴振跃;陆昱;章程熙;乔亚兴;赵皓明;黄维华;朱钦;周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1/20 | 分类号: | G07C1/20;G01D2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章蔚强 |
地址: | 20012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辅助 机器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包括运动机构、车体和智能运维控制系统,所述运动机构为设置于车体侧面的履带式驱动机构;所述车体的顶部分为前置平台和上隆的龟背结构,在所述前置平台上的最前侧为避障监测传感器和寻路传感器,在其后设置前视摄像头支架,在前视摄像头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前视摄像头,在所述龟背结构的最前侧设有PTZ相机支架,在PTZ相机支架的顶部设有三自由度相机云台,在三自由度相机云台上设有PTZ相机,在PTZ相机支架设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智能运维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支架上。本发明能够实现对于变电站各类巡检任务的全流程覆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变电站智能运维领域的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
背景技术
高质量和及时的运行维护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前提。现今变电站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大量增加的设备导致人工日常巡检成本日益增长,传统人工日常巡检方式凸显的问题就越发不容忽视。日常巡检一旦发生误判和漏判将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自动化水平和精密控制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变电站现已安装大量监控摄像,但是传统摄像系统只传送图像且布置主要用于安防、环境监测,对设备巡检工作几乎没有帮助。变电站巡检自动化设备大量应用是变电站自动巡检的未来发展趋势。现有的变电站巡检运维设备,其智能化程度低,往往只能承担单一类型设备的巡检任务,难以满足繁复的变电站巡检任务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它能够实现对于变电站各类巡检任务的全流程覆盖。
实现上述目的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包括运动机构、车体和智能运维控制系统;
所述运动机构为设置于车体侧面的履带式驱动机构;
所述车体的顶部分为前置平台和上隆的龟背结构,在所述前置平台上的最前侧为避障监测传感器和寻路传感器,在其后设置前视摄像头支架,在前视摄像头支架的顶部固定有前视摄像头,在所述龟背结构的最前侧设有PTZ相机支架,在PTZ相机支架后方的顶部设有三自由度相机云台,在三自由度相机云台上设有PTZ相机,在PTZ相机支架设有控制器支架,所述智能运维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控制器支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寻路传感器通过磁钉轨道装置进行寻路。
进一步的,所述前视摄像头支架的高度为0.5m。
进一步的,所述PTZ相机支架的高度为0.5m,在所述PTZ相机支架上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支架为多层支架。
再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支架的底层设有电机驱动板和电源,所述控制器支架的中层设有机器人核心控制板,所述控制器支架的顶层设有无线数据交换单元。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器支架向后延伸形成天线支架,在天线支架上设有无线天线。
进一步的,在所述龟背结构上设有环境探测器。
再进一步的,所述环境探测器包括氧气传感器、火焰长安器、烟雾传感器和姿态传感器。
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具有如下优势:
1)多功能性:不限定对于某一种类型设备的巡检,而通过对应的信息收集去控制手段,在既定巡检路线上完成全流程的变电站巡检任务;
2)易移植性:所设计系统不针对特定的某个应用场景,而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合进行设定后具有广泛的普遍适用性,系统能够方便的移植到不同场合。
3)易扩展性:预留的龟背结构和控制器支架沉余空间为系统保证了一定的易扩展性,以应对环境要素监测点发生变化、需要增加新的监测点甚至增加新的环境要素监测项目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智能运维辅助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591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