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多源物联网数据的电梯维保实时识别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6319.X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606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晗扬;张雷;万敏;蔡巍伟;靳旭哲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5/00 | 分类号: | B66B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谨诚君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538 | 代理人: | 延慧;武丽荣 |
地址: | 31005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多源物 联网 数据 电梯 实时 识别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数据的电梯维保实时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连续获取实时红外数据在时长相等的时间段内的红外密度,根据当前时间段的红外密度确定其是否为疑似维保时段;b、若所述当前时间段被确定为疑似维保时段,则判断当前疑似维保时段与上次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是否为同一起疑似维保;c、根据所述步骤(b)的判断结果对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或所述上次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进行选择性地输出。本发明的方法利用红外密度识别维保时段,从而避免人为因素等影响识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数据的电梯维保实时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的发展,电梯的保有量也逐年增高,在方便人们的同时,电梯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按照规定,电梯维保的项目基本上可以分为半月、季度、半年、年度四类,不同时间段做的保养项目是不同的,所以可以通过传感器数据呈现的不同现象监测维保工是否及时出现并且进行相关检查工作。除了定期的检查之外,当电梯发生紧急故障后,维保工应该要尽快赶到现场对电梯进行急修。这样才能使电梯可以正常进行运转、延长其寿命、消除其相关安全隐患。维保信息通常来源于维保工检测完成后上传至资料库的记录,可见,这种方式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敷衍了事、数据上传不及时、数据记录不完整的情况。而且有些电梯系统的使用率不高,导致收集的维保数据远少于真实发生的次数。
专利CN110467079A公开了一种维保作业的确认方法,该专利根据维保工具的连线与断开时长来监控维保作业。这种方法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敷衍的行为,但是,该专利需要使电梯控制系统与维保工具连线,这就导致了一些不需要使用维保工具或者所使用的维保工具不具备连线功能的维保工作不能得到监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数据的电梯维保实时识别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源物联网数据的电梯维保实时识别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以相同的时间间隔连续获取实时红外数据在时长相等的时间段内的红外密度,根据当前时间段的红外密度确定其是否为疑似维保时段;
b、若所述当前时间段被确定为疑似维保时段,则判断当前疑似维保时段与上次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是否为同一起疑似维保;
c、根据所述步骤(b)的判断结果对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或所述上次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进行选择性地输出。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a)中,所述红外密度Pselect的计算公式为:
Pselect=h/m;
其中,h为每个时间段中被标为有人的数据条数,m为每个时间段中包含的数据总条数;
若所述当前时间段的红外密度Pselect在密度阈值P以上时,则将其确定为疑似维保时段。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b)中,若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与所述上次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的时间差在合并阈值Tinterval以下,则将两个疑似维保时段确定为同一起疑似维保,并将所述两个疑似维保时段及二者间隔时段合并为一个疑似维保时段;
否则,将所述两个疑似维保时段确定为不同起疑似维保,并将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存为loss。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所述步骤(b)中,若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之前不存在存储的疑似维保时段,则将所述当前疑似维保时段进行存储,并返回所述步骤(a)继续进行后续时间段否为疑似维保时段的判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新再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31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