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三文鱼新鲜度的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6921.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81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刘秀英;王宇;励建荣;李学鹏;朱力杰;高雪;孙小飞;林洪;郭晓华;王轰;于建洋;劳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三文鱼 新鲜 比率 荧光 响应 传感 标签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用于三文鱼新鲜度的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取聚甲基丙烯酸溶解在四氢呋喃中,再加入四苯乙烯,制成四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溶液;将滤纸条先浸泡在罗丹明B溶液中,烘干后,浸泡在四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溶液中,烘干,得到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在不同TVB‑N值情况下,提取紫外光激发下的传感标签响应信息的色差Lab值,制作标准比色标签;用检测样品的传感标签与标准比色标签进行颜色比对,判定贮藏阶段三文鱼的新鲜程度。优点是:该传感标签可以根据不同荧光颜色变化定性检测三文鱼新鲜度,且无需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对包装袋内三文鱼新鲜度标志物TVB‑N的定量化分析,检测结果灵敏度高,准确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包装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三文鱼新鲜度的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三文鱼(Salmon),又名鲑鱼或大马哈鱼,是世界名贵鱼类之一,被誉为“海中珍品”。由于三文鱼以生食为主,且价格昂贵,消费终端对三文鱼的新鲜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国三文鱼主要从挪威进口,通过冷链运输至全国各地,最终在各大超市或海鲜市场将三文鱼切片、切段处理后销售给消费者。目前市场上多采用冷藏方式保存销售。
在三文鱼冷藏过程中,其体内的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容易受到自身酶及微生物的作用,发生蛋白质分解和脂肪氧化。这不仅会影响三文鱼品质,也会引发食源性疾病,危害消费者的安全。因此,及时的检测三文鱼在运输、贮藏过程中的新鲜程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目前,对于食品类新鲜度检测的方法主要有近红外光谱检测法、液相色谱检测法以及基于计算机视觉检测新鲜度的方式,它们都可以较准确地评价食品的新鲜度。但是实际操作起来需要大型仪器和专业的操作人员,成本较高,不便于消费者获取新鲜度信息。
CN111077125A公开了“一种具有双重指示信号判断美国红鱼新鲜度的指示卡”,包括指示标签、比色卡Ⅰ和比色卡Ⅱ,指示标签的制备步骤如下:首先制备聚苯胺,然后将聚苯胺均匀分散于四苯乙烯/四氢呋喃溶液中,搅拌,离心分离,保留滤饼,将滤饼分散在无水乙醇中,得到聚苯胺/四苯乙烯复合物的分散液;将聚苯胺/四苯乙烯复合物的分散液超声分散,采用拉涂法将聚苯胺/四苯乙烯复合物的分散液涂布于聚酰胺膜表面,室温下干燥,获得指示标签。优点是:该美国红鱼新鲜度指示卡既具有荧光信号变化、又具有可见颜色变化的双重指示信号,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灵敏度高,可以应用于美国红鱼新鲜度实时监测。但该方法检测结果颜色判定是通过单一颜色蓝色荧光深浅变化判断新鲜度,颜色变化辨识度较差;且该标签属于指示标签,只能定性检测海水鱼新鲜度,不能作为定量检测海水鱼新鲜度标志物的传感标签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三文鱼新鲜度的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该传感标签不仅具有根据不同荧光颜色变化定性检测三文鱼新鲜度的功能,且无需样品前处理即可实现对包装袋内三文鱼新鲜度标志物TVB-N的定量化分析,检测结果灵敏度高,准确可靠,可以用于三文鱼新鲜度检测的智能包装,用来对三文新鲜度无损实时检测。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三文鱼新鲜度的比率型荧光响应传感标签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
(1)四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溶液的制备
称取0.2g聚甲基丙烯酸,使其完全溶解于10mL四氢呋喃中,再加入2mg四苯乙烯,震荡,溶解后室温放置12h,制成四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溶液,备用;
(2)罗丹明B溶液的制备
称取3mg罗丹明B,加入10mL无水乙醇超声辅助溶解,完全溶解后,制成罗丹明B 溶液,备用;
(3)新鲜度传感标签的制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69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