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144.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30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4 |
发明(设计)人: | 田琴;宋卫民;史建宏;张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H1/498 | 分类号: | D04H1/498;D04H1/46;D04H1/492;D04H1/485;D04H1/544;D04H1/551;D04H1/541;D04H5/02;D04H5/03;D04H5/06;D04H3/14;D04H3/153;D04H3/105;D04H3/11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夏平 |
地址: | 215612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弹性 织造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超细弹性纤维层的准备:以热塑性非结晶聚合物和热塑性弹性聚合物为原料,采用熔喷成型技术获得一种纤维直径为0.1-10μm、弹性回复率100%~300%、孔隙率为85-95%的超细弹性纤维层;
(2)主体纤维层的准备:直径为30-200μm的纤维组成的孔隙率为90-99%、厚度为0.5-1.0mm、纵向取向角度小于30°的纤维占比大于45%纤维网为主体纤维层;
(3)一体化结构的复合成型:将步骤(1)的超细弹性纤维层和步骤(2)的主体纤维层按照一定的顺序上下叠层组合成复合纤维网,然后利用水射流或者金属刺针对其进行反复穿刺形成具有一体化结构的复合纤维网;
(4)收缩-弹性整理:将步骤(3)的复合纤维网送入到一定温度环境下进行热处理,使得超细弹性纤维收缩而形成一种弹性非织造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塑性非结晶聚合物采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酯、交联聚乙烯、交联聚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中的任一种;热塑性弹性聚合物采用乙烯—辛烯共聚物、热塑性聚氨酯和聚酰胺热塑弹性体中的任一种;所述热塑性非结晶聚合物和热塑性弹性聚合物的质量比为3:7~7: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塑性非结晶聚合物和热塑性弹性聚合物在加工温度下二者的粘度比接近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主体层纤维层选择高蓬松度的纤维网,以便于超细弹性纤维层分配到主体纤维层使两层之间纤维互相穿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主体层纤维层采用纤维素纤维、涤纶、丙纶、腈纶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并且其形态为纺粘长丝纤维形态或者干法梳理纤维形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超细弹性纤维层和主体纤维层的叠层组合采用在线复合或者离线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超细弹性纤维层和主体纤维层的叠层组合方式包括:主体纤维层-超细弹性纤维层-主体纤维层和主体纤维层-超细弹性纤维层-主体纤维层-超细弹性纤维层-主体纤维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收缩整理的烘干温度高于热塑性非结晶聚合物的玻璃化转变温度5~30°,热收缩整理张力小于5N。
9.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复合材料由上述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结构弹性的非织造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织造复合材料的面密度为90~150g/m2,纵向拉伸强力90~160N,纵向伸长率100~190%,横向拉伸强力40~110N,横向伸长率120~190%,空气透气性650~810cfm,柔软度2.1~2.7g,孔隙率为80~90%,厚度1.0~1.7mm,熔喷层纤维直径0.1-10μm,弹性回复率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多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144.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