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马达、驱动部件以及马达的组装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7176.4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1497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刘慧;李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K5/14 | 分类号: | H02K5/14;H01R39/38;H02K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田勇;陶海萍 |
地址: | 日本京都***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马达 驱动 部件 以及 组装 方法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马达、驱动部件以及马达的组装方法。马达的电刷盘具有端子支承件,其在周向上位于刷握与扭力弹簧支承销之间;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子抵接于电刷的端部,扭力弹簧的第二端子抵接于端子支承件,端子支承件的轴向端部到刷握的轴向端部在轴向上的第一距离小于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在轴向上的第二距离。由此,在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子接触刷握的轴向端部(顶壁)时,第二端子能够被端子支承件抵接,从而可以防止刷握的干涉,方便自动化作业。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机电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马达、驱动部件以及马达的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有刷马达一般具有电刷盘,该电刷盘搭载电子部件。在现有的电刷盘结构中,使用扭力弹簧支承电刷的尾部。其中扭力弹簧的一个端子抵接于电刷盘中的壁部,另一个端子抵接于电刷的尾部。
应该注意,上面对技术背景的介绍只是为了方便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并方便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而阐述的。不能仅仅因为这些方案在本申请的背景技术部分进行了阐述而认为上述技术方案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发明内容
但是,发明人发现:在现有电刷盘结构中,支承扭力弹簧的壁部的顶端与刷握顶壁之间的距离大于扭力弹簧两个端子之间的轴向距离,在将扭力弹簧装配于电刷盘时,由于刷握顶壁的干涉,该壁部无法在组装(或安装)过程中对端子进行抵接,需要使用组装工具对扭力弹簧的一个端子固定后才能扭转扭力弹簧的另一个端子。由此,组装过程较为复杂,不利于自动化作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之一或其他类似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马达、驱动部件以及马达的组装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马达,包括电刷盘,所述电刷盘具有扭力弹簧支承销和容纳电刷的刷握,扭力弹簧套设于所述扭力弹簧支承销,所述电刷盘还具有:
端子支承件,其在周向上位于所述刷握与所述扭力弹簧支承销之间;
所述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子抵接于所述电刷的端部,所述扭力弹簧的第二端子抵接于所述端子支承件,所述端子支承件的轴向端部到所述刷握的轴向端部在轴向上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在轴向上的第二距离。
由此,在扭力弹簧的第一端子接触刷握的轴向端部(顶壁)时,扭力弹簧的第二端子能够被端子支承件抵接,从而可以防止组装过程中刷握的干涉,并且不需要使用组装工具对扭力弹簧的一个端子固定,方便自动化作业。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端子支承件的轴向端部在轴向上高于所述电刷的中央部。
由此,提高了端子支承件的轴向高度,防止弹簧端子的脱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刷盘还具有扼流线圈;所述扭力弹簧支承销在周向上位于所述扼流线圈与所述刷握之间。
由此,能够增加弹簧的扭力,提高弹簧的势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第一端子的端部和所述扭力弹簧的所述第二端子的端部在周向上均比所述端子支承件更靠近所述电刷。
由此,能够增加弹簧的扭力,提高弹簧的势能。
在一些实施例,在以所述扭力弹簧支承销为圆心、所述扭力弹簧的端子长度为半径的范围内,所述电刷盘的朝向轴向一侧的树脂高度不高于所述端子支承件的高度。
由此,能够不干涉扭力弹簧的旋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刷盘还具有凹部,所述扭力弹簧支承销位于所述凹部内,所述凹部能够容纳所述扭力弹簧的一部分;所述端子支承件在轴向上高于所述凹部的边沿。
由此,不影响弹簧的收纳和组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71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资源指示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钢包渣和中间包覆盖剂取渣样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