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存储方法及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0348024.6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48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1 |
发明(设计)人: | 曾飞;杨雄;杨景刚;袁晓冬;史明明;孙健;肖小龙;苏伟;司鑫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21/60 | 分类号: | G06F21/60;G06F21/62;G06Q50/06;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颜盈静 |
地址: | 2111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块 电力 数据 存储 方法 共享 | ||
1.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存储方法,将对电力数据存储请求进行应答的存储节点称为数据接收者,将发送电力数据存储请求的请求方称为数据发送者,数据接收者与数据发送者共同连接于一个区块链;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
通过环签名,数据发送者以匿名的方式向区域链广播电力数据存储请求;若存在应答该电力数据存储请求的数据接收者时,数据发送者会接收到该数据接收者的隐身地址,此时,数据发送者产生一个随机值r,将数据接收者的隐身地址与随机值r哈希计算,得出一次性公钥地址P=Hs(rA)G+B,以及计算R=r·G,其中,Hs为加密散列函数{0,1}*,G是基点,(A,B)为数据接收者的公钥地址;将(P,R)信息广播至区块链,并将待存储的电力数据发送至一次性公钥地址,并将该一次性公钥地址的数据记录信息录入区块链;
当数据接收者接收到(P,R)信息时,根据数据接收者所属的密钥图像,使用其密钥(a,b)哈希计算得到P′=Hs(aR)G+B;判断是否满足P′=P,若满足,则此次存储交互通过,数据接收者通过一次性公钥地址P=Hs(rA)G+B对应的私钥x=Hs(aR)+b对待存储的电力数据进行签名后传送到数据湖;若不满足,则此次存储交互不匹配,不进行数据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存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数据接收者的隐身地址生成步骤为:
数据接收者生成一个父密钥对,该父密钥对与临时密钥共同组成一次性添加密钥,将该一次性添加密钥发布,发布的一次性添加密钥称为数据接收者的隐身地址。
3.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数据湖中构建可以信任的运行环境,电力数据信息在加密后存入数据湖,并且利用Intel SGX框架完成可信计算,将电力数据的哈希地址存入区块链内;
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共享算法,对存储在数据湖中的电力数据与各应用程序进行共享。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电力数据的共享记录存入区块链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于智能合约的数据共享算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当存储节点Nq接收到来自存储节点Np发出的数据共享请求Req时,此时,存储节点Nq为数据存储方,存储节点Np为数据共享请求方;存储节点Nq利用智能合约提供相应的访问权限对存储节点Np制定访问约束条件再授权访问,将访问约束条件的私钥SKPID发送给邻近的数据聚合器BSj;
步骤2:数据聚合器BSj验证信息后根据存储节点Nq制定的访问约束条件执行智能合约,按照已有的密钥将脚本锁定,然后将共享数据包进行解密,同时利用公钥PKNp加密环签名,之后输出共享数据的解密结果;
步骤3:判断存储节点Nq与存储节点Np是否处于同一数据聚合器BSj的服务范畴内,若处于同一数据聚合器BSj的服务范畴内,则存储节点Np直接获得数据聚合器BSj发送的数据;若不处于同一数据聚合器BSj的服务范畴内,则数据会由目前运行智能合约的存储节点用加密的方式传至距离存储节点Np最近的数据聚合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区块链的电力数据共享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共享请求Req包括访问地址、时间戳与频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02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焊枪位置调节及焊缝扫描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空调的制冷剂调节装置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