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模式转换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505.7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784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勇;王莉;魏浩淼;邓乐;陈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51203 | 代理人: | 吴姗霖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模式 转换 空间 功率 合成 倍频器 | ||
1.一种基于模式转换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输入波导、输出波导、屏蔽腔、n层金属膜片和非线性器件;所述屏蔽腔与信号传输方向垂直的一端面为电壁,输入波导与屏蔽腔靠近电壁的侧面相连接,输出波导与屏蔽腔的输出端口相连接;输入波导、输出波导和屏蔽腔均为长方体,输入波导和屏蔽腔的电场方向垂直;n层金属膜片分别设置于屏蔽腔中电场模式场强最强处,非线性器件设置于每层金属膜片上;屏蔽腔的尺寸,以及输入波导和屏蔽腔连接处与屏蔽腔电壁的距离,共同实现电场模式由TE10向TEn0模式的转换;其中,模式数n和金属膜片层数n一致,n≥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输入波导和输出波导均选用标准波导,尺寸由工作频率决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屏蔽腔和波导的内壁应平整光滑。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金属膜片均为鳍线形状,通过调整鳍线形状的金属膜片的缝隙以及形状使倍频器达到阻抗匹配的效果,金属膜片的厚度越厚倍频器的损耗越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每层金属膜片上的设置一个非线性器件或金属膜片上下两侧并联设置非线性器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非线性器件设置于每层金属膜片的波腹处,为短路面的位置,为波导波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间功率合成倍频器,其特征在于,当n为2时,两层的金属膜片分别设置于屏蔽腔的场强最强处,即屏蔽腔宽边的1/4及3/4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505.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心负压吸引站用真空泵安装方法
- 下一篇:一种土壤定向定点精准注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