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及测试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8529.2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2196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宋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 |
代理公司: | 苏州知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99 | 代理人: | 时萌萌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晶面板 可不 断电 老化 测试 方法 | ||
1.一种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治具板主体(1),具有正面和背面;
正面正极触点板(2),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正面的一侧;
正面负极触点板(3),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正面的另一侧;
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背面的一侧;
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背面的一侧;
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背面的一侧;
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设置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背面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主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设有磁性吸附块(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主体(1)具有一条虚拟对称轴,所述正面正极触点板(2)、正面负极触点板(3)、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均相对所述对称轴对称布置两个。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吸附块(8)沿所述对称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治具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治具板ID条形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所述治具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吸附电路板的磁铁。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所述治具板主体(1)上设有用于定位的定位孔(9)。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所述正面正极触点板(2)、正面负极触点板(3)、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均为矩形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所述治具板主体(1)的正面设有用于给电路板通电的转接板(10),所述转接板(10)与所述正面正极触点板(2)、正面负极触点板(3)、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均电连接。
10.一种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晶面板可不断电老化测试治具,将液晶面板的时序控制电路板(11)通过磁铁固定在所述治具板主体(1)的正面,将液晶面板的柔性电路板(12)固定在所述时序控制电路板(11)上;
S2,治具与液晶面板同时流到A检测站进行插线上电,此时A检测站内的电磁铁吸合治具背面的磁性吸附块(8);A检测站内的触点与治具板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和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接触导通;
S3,小车到A检测站取片,小车上丫杈的吸盘吸合治具板背面的磁性吸附块(8),小车上的电极柱与治具板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接触导通,之后A检测站内的触点断开,小车移走液晶面板往老化室输送;
S4,小车到达老化室炉体上料位,小车丫杈与老化室炉体内丫杈的交握,炉体上的电极座与治具板第一背面正极触点板(4)和第一背面负极触点板(5)接触导通工作;
S5,经过2h时高温老化后,用第二台小车将液晶面板取出,取出时小车丫杈上的吸盘进行真空吸合后,小车上的电极柱与治具板第二背面正极触点板(6)、第二背面负极触点板(7)接触导通,然后炉体内的电极座电磁铁断电松掉治具板,产品往下输送;
S6,小车不断电带片到出料口,产品继续输送,机械手再从上方进行电磁铁吸合,机械手上的触点与治具板正面正极触点板(2)、正面负极触点板(3)导通上电,最后机械手带电状态下往B检测站的灯箱输送;
S7,将灯箱上电极座与液晶面板吸合,灯箱电极座与治具板背面的任意一组正、负极触点板连接通电,人员开始产品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昆山精讯电子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精濑光电有限公司;武汉精测电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852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