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0349150.3 | 申请日: | 2021-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883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发明(设计)人: | 曾奎;李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0 | 分类号: | B01D53/80;B01D53/50;C10K1/00;C01F11/46 |
代理公司: | 重庆西南华渝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0270 | 代理人: | 熊礼 |
地址: | 4013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炉 煤气 脱硫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高炉煤气脱硫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还包括设置在脱硫塔相邻位置的浆液制备装置和储存脱水装置,所述脱硫塔与浆液制备装置连通设置,所述脱硫塔与储存脱水装置相抵设置,通过在脱硫塔两边分别设置浆液制备装置和储存脱水装置,通过浆液制备装置对石灰粉和混合液进行搅拌,搅拌后通过水泵送入脱硫塔内,同时将烟气管与水泵的出液管连通,使烟气始终可以跟标准浓度石灰乳反应,反应均匀充分,反应的同时在一直流动,可以避免反应产物堆积,U字形通道可以增加流动时间,从而提高反应时间,确保反应完全充分,同时在U形管路中心设置送氧泵进行送氧,氧气将第一反应产物亚硫酸钙转换成可利用的石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炉煤气脱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装置。
背景技术
高炉煤气是高炉炼铁生产过程中副产的可燃气体,包括多种氧化物、硫化物、粉尘等。高炉煤气中的硫化物主要为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硫是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危害极大,所以高炉煤气需要进行脱硫处理后才能排放到大气中。
传统的煤气燃烧脱硫需要多套脱二氧化硫装置组合,装置之间分散,投资大且管理成本高,并且全程管道设备在腐蚀方面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较成熟的湿法脱硫工艺使用前置脱硫化氢技术配置,这样在硫化氢脱除这个环节是成熟可靠的,湿法脱硫减小了占地面积,操作简单,无人值守。
吸收塔是湿法脱硫系统中最核心的设备和主反应钢制容器,煤气中的二氧化硫的脱除反应在此进行,但是为了增加煤气与反应物的接触时间,提高脱硫效率,这类吸收塔体积较大,而且还需要配合烟气系统、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废水输送系统、工艺水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吸收塔紧急系统等,仍存在初期投资成本高、运行费用高、占地面积较大的问题,而且脱硫过程的反应产物容易堆积,容易造成堵塞或腐蚀。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装置,具备稳定性高、反应均匀高效、成本低等优点,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稳定性高、反应均匀高效、成本低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炉煤气精脱硫装置,包括脱硫塔,还包括设置在脱硫塔相邻位置的浆液制备装置和储存脱水装置,所述脱硫塔与浆液制备装置连通设置,所述脱硫塔与储存脱水装置相抵设置。
优选地,所述脱硫塔包括塔主体,所述塔主体靠近浆液制备装置一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包括进液管和出液管,所述进液管位于浆液制备装置内,所述出液管与塔主体上端内部连通,所述出液管外侧固定连接有与其连通的烟气管,所述塔主体外壁上固定连接有送氧泵,所述送氧泵输出端与塔主体中间位置连通,所述塔主体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多个交错设置的隔板,所述塔主体下端内固定连接有挡块,所述塔主体下端靠近储存脱水装置一侧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两端分别位于塔主体的内外侧,所述塔主体外侧对应传送带位置固定连接有固定罩,所述固定罩上固定连接有驱动传送带的电机,所述塔主体下端固定连接有连通塔主体内部的出水管,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位于浆液制备装置内。
优选地,所述传送带外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输送板,所述输送板的形状为L形。
优选地,所述挡块靠近传送带一侧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固定罩的水平高度高于挡块的水平高度。
优选地,所述浆液制备装置包括储液箱,所述储液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贯穿储液箱设置,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搅拌杆,所述储液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与储液箱内部连通的上料斗,所述储液箱上表面内开设有腰型槽,所述进液管和出水管均穿过腰型槽设置。
优选地,所述储存脱水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位于传送带下方,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滤水板,所述箱体侧面上转动连接有箱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朗福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034915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